推荐:
小品屋 > 明星资讯 > 影评 > 电影《盗墓笔记》怎么样
电影《盗墓笔记》到底想表达什么?
发布时间:2016-08-17

  (文/雨中散步)电影真的不只是一个胡扯的故事,一个临行前的回忆和美好渴望。仔细想,其实里面的每个点都有想要传达的东西在里面。不止是经历世事之后对于人生的感悟,更多的是对于这个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的世界的一种态度。
 

  那个所谓的 “宿命遗音”其实不止是指傀戏奏出来的能够致幻的迷音。 评弹感觉是另一种迷音。因为看完电影不知道那个彩蛋的时候,有猜测也许整个故事都是小吴邪在堂会听评弹时候的一个幻象,而这样的幻象则是某种迷音导致的。毕竟不管双鱼的白日梦有多精彩,要完整的走完一个故事,还是有点难的,但是如果是在某种声音的催化下,幻象的故事,就还是说的通的。而且最后评弹女的眼神以及蛇母同款指甲,都给人一种小吴邪把现实带入幻象的感觉。而傀戏那里能让人产生幻象的宿命遗音,也许就是现实中堂会上的评弹,是一种现实与幻象的临界的挣扎; 而如果一切都是吴邪的回忆且笛子是真实存在并且吴邪没有给它强加附加值的话,那个开挂的笛子(箫)所产生的乐声,其实也是有迷惑的作用的,只是它的对象是动物而不是人。 这个笛子应该是特殊材质做成的,也有迷音致幻的作用。如果是青铜的话,其实可以理解为是当年吴邪从秦岭带出来的,也就可以解释一笛子为什么可以控制蝴蝶的作用了。因为可以物化可以致幻。
 

  而如果真的是秦岭的笛子的话,那故事中开挂了的吴邪,其实是笛子让他产生的一个幻象:他以为是自己控制了尸蹩结束了一切,事实上解决一切赶走尸蹩的还是张起灵。 对于这个的猜想,是因为对于小哥吴邪一起骑旋转齿轮的时候,小哥突然的“回忆没有那么重要,敢于想象才重要”以及那个宠溺的笑容,觉得不解。然后突然感觉如果是放在这个设定里的话,其实很更带感。 小哥想表达的其实是“墓里真实发生了什么,往后对于墓里真实的记忆并不重要,你只需要记住你想象中墓里发生了什么,就好了(你开心就好)。带着这样的想象,你可以走了,我留下来断后”。【感觉这样解释,就很三叔式的护妻狂魔,而不是简单粗暴的站在那里说我不后悔,记忆留给你啊。反正电影里瓶邪的设定,有些还蛮三叔的,有些就直白的太不三叔了】这样的真实感,就像原著中的烛九阴一样。也就是真假参半的故事里,还有另一层的真真假假。好吧,对于这一段,我也不知道自己在讲什么,哈哈哈哈哈。
 

  浮生若梦梦浮生,真作假时假亦真。 人生如镜镜映人,但愿是影避凡尘。 花开花落为常道,镜花水月不需寻。 回首空门圣灵起,本是无邪带点真。
 

  每一句每一字,都在真实的诉说着电影里故事外的真真假假,亦真亦幻,虚虚实实,书里书外。 电影中 吴邪讲的故事像是曾经,更像是一个梦境,一个真假参半,现实与希冀所构造的镜花水月般不真实的梦境。就像还没放出的彩蛋里说的那样,还有另一段故事另一种结局,但是那样真实的结局并不是他所希望看到和讲给别人听的,所以花开花落,真真假假,不必追寻个究竟。在没有任何邪念的所有人都有最好的结局的虚妄的故事里,夹带了那么些真实的东西与感悟,是最好的。 真作假时假亦真,与其承受知道他人秘密之后所要承担的后果,不如让眼前这个作家能够轻松的听一个并不是那么悲伤自已所期望的故事,无疑是一种最好的选择。有些秘密不是可以随便说出口的,更不是可以随便深究的。这也算是40岁的吴邪,对于当年张起灵那句“追寻别人的秘密,就一定要承受知道秘密的后果”最透彻的理解。 故事外的 我们,这么多总是在追寻故事中他们所追寻的终极,总是过多的纠结执着于书中的他们应该是怎么样的,对于书中的他们,有了太多三叔之外故事之外的执着与信仰,有了过多追问而忘记了真实世界的残酷。因为这样的执着,甚至都不愿接受现实世界的多元的可能性。 三叔曾经对他的粉丝说过“小说只是一种娱乐,一个很小的世界。希望大家不要把小说当成生活中的全部,多出去走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这样我们到时可以聊得话题也就更多了”。三叔知道我们和他都被这个故事困住了,对于这个平行世界,我们过于较真,变得没法客观冷静的看待那个世界里本是最平常的“花开花落”“真真假假”。 很多人喜欢把另一个时空的世界当成真的世界,沉溺其中无法自拔,一句“镜花水月不需寻”是最真实的忠告,一句“但愿是影避凡尘”是最直白的总结。那个世界,可以是一个拿来逃避纷杂凡尘的理想化影子,但是这样的逃避,就如同镜花水月,只是一时的,万不可执迷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