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漂亮的李慧珍》豆瓣影评: 这部剧也很干净
- 《奇幻森林》影评:毛克利的自我发现之旅
- 我所认为的《大唐荣耀》相关历史周边事
- 《宽松世代又如何》剧评:不过是借口年龄的撕逼把
- 《伦敦陷落》影评:一场好无惊喜的猫鼠追逐
- 《美人鱼》的观后感
- 《三少爷的剑》豆瓣影评:对武侠的理解有点差
- 《梦想合伙人》影评:打着“梦想”说事的情怀片
- 《极限挑战之皇家宝藏》影评:人生路,缺了什么都
- 《爵迹》豆瓣影评:这是一部纯看脸的影片
- 《借眼》豆瓣影评:电影不够精彩
- 《太阳的后裔》剧评:真没安利的那么好
(文/Walden)以前看过一本安妮的书叫八月未央。我至今清楚的记得那节晚自习,我捧着从图书馆借来的,皱着封面的《八月未央》,当我看完第一个故事的时候(未央、乔和朝颜),我发现自己深深地陷在了一种灰色沉郁的气氛里无法解脱。“太可怕了”这是我读完第一个故事的第一个想法——它并不是一个恐怖故事,却比恐怖故事还要令人恐惧。我没能坚持把八月未央读完,翻到后面的短篇就还书了。我想,果然我还是不能接受那种偏暗黑风格的文体吧。
但是我看过哥谭而DC系列的电视剧一直都是走的暗黑路线,尤其 哥谭 。然后我看了电影版的陈可辛导演的七月与安生。
七月和安生,十三岁遇见,中多波折与分和,彻底在七月的二十七岁分离,有时候七月是安生的影子,有时候安生是七月的影子。然而我总觉得安生更加是七月的影子。我的意思是,事实上七月更愿意比安生更叛逆。她聪明、优秀、却也残忍。七月是当代女生之中最容易找到相同点的女性。青春期的女生从她身上找到对于服从规矩的不甘,初恋的女生从她身上找到初试爱情的沉醉,更大点的、二十多岁的女性从他身上更看到了事业与现实的违背。如果有经历,你会更容易的从她身上找到关于爱情友情的背叛与选择。七月是笼中的鸟,以安生的话来说“是生活在象牙塔的人”,她愿意对未来充满幻想,却因天性的禁锢而踯躅,也许没有安生的话,她根本不会踏出她的家乡。
安妮偏爱安生,安生,听听这个名字吧。安于生活,与最初的人设简直是背道而驰。七月呢?七月的天,热辣而孤傲,而不是如最初七月一样的柔软。或者说,安妮更多的女主是如安生一样表面冷漠,对外间的一切不屑一顾,她们的内心好像无所畏惧,亦如不避外人探究的目光,而通常她们都心地脆弱,她们的家庭都会有一个大大的缺口,不断不断的涌出汩汩鲜血,所以,安生羡慕并渴望七月的家庭。安生需要朋友,会因为一个人的好而将自己的心挖出来掏给她看,给七月。
安妮的女孩都喜欢抽烟。她们的如花娇颜掩在薄薄的烟雾下,你甚至可以透过那一层纱看见美女蛇,那样好像更可以烘托她们内心有多绝望,有多彷徨,好像下一秒她就会因手腕处大出血而一朝红颜逝于盥洗池。虽然我觉得那其实一点都不酷。
七月与安生的结局是现实生活中这种现实的夸张化。七月经历一系列的波折,终于愿意振翅飞出金鸟笼,并且再也不愿意回头。安生因为经历,内心受过煎熬而终于不再走动。这才照应了他们的名字啊,七月,安生。事实上,影片最后也揭示了,七月型的女生心里一直蛰伏着一只猛兽,安生也终会因走得太快中停下等待灵魂的回归。七月死在了二十七岁,最开始时,安生就说道“她的吉他男友就会死在二十七岁,因为他的偶像就死在二十七岁。”安生拿着死亡通知书,笑着“你也死在了二十七岁。”——那么安生也是崇拜着七月吧,因为她终于自由了。
看七月与安生的时候,我想,其实安妮的风格一直都是清冷的,我们看到里面关于友谊爱情的哲理性质的三角关系,也看到了不易察觉的悲哀。她们普遍消极脆弱自我放逐,追求着所谓的自由,她们是时代的夸张的扮演者,她们穿着绿色的长裙,披散着头发,夹着细长的烟。你很想忍着心中的抽搐去触摸她的脸,只发现镜花水月。七月与安生,在安生打工餐厅的落地窗前重合了,她,最终成为一个我们都不知道的陌生人,在这钢筋编织的梦里踽踽独行。而这种代价却是那么的悲哀和压抑到窒息。因为成长,我们分清了梦境与现实。
果然啊,我还是不适合看安妮的书。独木舟看告别薇安的时候,也说,“那么多年过去了,讨厌和喜欢安妮的人都长大了。”是的,关于她的灰色,关于她所表达的哲理,对于安妮所写的人的原型也不过是千万粟中的一粒一粒,你也许会为之动容,为之肝肠寸断。但是却断不可引其悲观的情绪为遇事的态度。所谓自由,并不是自我放逐。我最喜欢张爱玲的天才梦里的话“生命是一件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