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际迷航3:超越星辰》影评:繁荣昌盛,生生不息
- 《使徒行者》影评:能感动你的不一定是成功的电影
- 《大鱼海棠》的观后感
- 《湄公河行动》豆瓣影评:金三角的孩子们
- 《权力的游戏第六季》剧评:从Hodor想到的片段
- 《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影评:这里没有势均
- 电影《百鸟朝凤》观后感
- 《惊天大逆转》影评:我不知道谁是大boss
- 《老炮儿》影评:两代人
- 《律界巨人》豆瓣影评:小人物的逆袭
- 《唐人街探案》影评:出乎意料的惊喜
- 《但丁密码》影评:为什么大家一看到阴谋论就说中
(文/沉没是斤)说实话看到但丁密码这部电影的宣传海报时懵比的,我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是丹布朗的地狱。除了兰登教授我很难意识到这是丹布朗的小说系列。电影名字但丁密码的拙劣让我觉得这是想要借《达芬奇密码》的嘘头,一味的去迎合观影人群的胃口,却没有足够的尊重原著粉。当一部电影过分市场化的时候,恰恰是暗示它的底气不足。这就预示着这部电影的失败。
电影的开头兰登教授从医院中醒来的场景让我有一种看到原著的感觉,当时的好感度倍增。 除了教授梦境渲染的场景比较骇人之外,别的无可挑剔。但是这确确实实把原著里兰登的梦境描绘出来了,当时我对这部电影的好感度倍增,对之后的情节发展充满期待。对于看过丹布朗原版小说的人都知道,丹布朗的小说魅力在于情节的快节奏发展,一环紧扣一环,紧张的令人窒息,你需要一口气看完这本书。另外烧脑的推理和西方文化的渗透也是令人拍案叫绝,看过他的书都会有刚刚修完一门西方历史课的感觉。
但是,不管什么事都怕“但是”。电影的整体节奏明显偏慢,刚开场时还可以理解,毕竟要引导观众进入剧情,可是你在兰登被WHO的特工追捕时仍然以那种不紧不慢的节奏来拍电影时,原著氛围俱毁。电影的节奏之慢,让我看电影看得都觉得累。我不得不大口呼气,刷刷手机来自我调节。
其次就是对人物形象的片面化塑造。左布里斯特这个本身在小说中矛盾的天才生物学家,尽管他的想法很疯狂但是他的初衷是好的,并且造成的后果相当于只是对全球人类进行强制性的计划生育。而电影中则将他完全描绘成一个科学疯子,为了所谓的人口控制不惜人为制造一场大瘟疫。我潜意识里很反感这样片面化一个科学天才,作为一个天才,他肯定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思维,你不能因为他的偏激就直接否定一切。正如一句话所说:“我不认同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维护你说话的权利。”而在小说中你在最后很难去说他到底对还是不对,这才是最真实的人物形象塑造。
最后我不得不吐槽结局。原著中她伊丽莎白因不孕而导致婚姻破裂,忍受着不孕带来的心理创伤。她深知“地狱”会导致的悲剧,但还是从大局出发,接受“非人道中人道的”解决人口过剩的方法。故事在伊丽莎白和西恩纳一起去世界卫生组织总部试图说服专家接受“地狱”而结束。小说结尾表明:“危难之际,袖手旁观将是最大的罪恶。”整个小说给人很深的思考,究竟该怎么去面对两难之境?而电影的结尾更像是好莱坞大片中,主角成功拯救世界,反派都失败,普天同庆。整个电影的格调低了几个档次。
至于把Cambridge译成哈佛,强行加的两段感情戏的梗真心无力吐槽了。真心不希望丹布朗的系列像变形金刚一样越拍越烂,而是像速度与激情那样每部都是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