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晓·邱)《血战钢锯岭》当然是一部值得看的电影——仅仅是为了多斯、为了这样一个伟大而奇特的传奇人物都值得看。但是《血战钢锯岭》的毛病也是显而易见的。
1、前半部分,直到多斯来到军营,都太拖踏。这不是节奏的问题,拖踏和节奏的快慢没有必然关系,是两回事。多斯交了女朋友到离家从军一段,有些细节和段落简直可笑,尤其是两个人的亲吻,亲了又亲,实在多余。第一个吻,在马路上,多斯未经允许,被扇了一耳光,这个好。第二个,两人在山顶上,关系进了一步,犹可原谅,第三第四第五个就很空洞。关于他俩的爱情,编剧是懒得动脑筋了。整个影片,把宝押在后半,前边就应该精心蓄势,而不应该这么漫不经心。如果不是观众观影前获得了很多外围信息,如“梅尔吉卜森力作”、“后半逆天血肉横飞”之类的宣传,很多观众也许会小睡一会儿的。如果不是在影院里而是在cctv6,恐怕很多人早已调换了频道。
2、多斯的哥哥这条线索,断绝得太突然。前半部分,有一个重要人物,是多斯的哥哥。多斯第一次对夺人性命的罪恶有切身之感就是一砖头差点要了哥哥的命,这是他誓死不碰武器的一个重要前因。但是编导在对他哥哥完成了这个角色功能后的处理太草率,殊不知他哥哥的参军也是导致多斯参军的一个重要原因,怎么能让哥哥参军后就杳然无踪了呢?而多斯的父母也对哥哥不闻不问,难道多斯哥哥不是他们亲生的?本着故事的底线,多斯哥哥不论死活,都应交待一下。如果更有艺术自律,不论哥哥死活都应该讲出更感人的故事。比如,如果哥哥死了(这是他父亲最大的恶梦),这应该是多斯最大的遗憾,他救了那么多人,但他最想救的人没救成——他追随哥哥参军,一个重要的动机就是保护他。如果哥哥死里逃生,多斯应该更感激上帝,让哥哥活下来是上帝对他善行最大的回报!总之,不论怎样,都不能让哥哥突然没了消息。这是让我不可理解的叙事漏洞。
3、整个故事的讲述几乎是平铺直叙,这样应该容易理清多斯人格和信念的成因,可是视角又出了问题。按照影片给出的信息和意图,多斯之所以矢志不杀生而要参军做一名战地医生,至少有三个因由。一是他小时候对哥哥的伤害让他经历的心灵震动,使他转向宗教信仰,这是根本原因。二是他偶然救了一个交通事故中的伤者,结识了他女朋友,学了很多医学知识,这是直接原因,也是这个原因让他的信仰有了现实性。三是他经历的家庭暴力,他父亲的性格有些扭曲,常拿着枪威吓母亲,这使多斯从小对暴力有本能的反感。但是他父亲的行动自有道理,因为他参加过一战,身边的好友和战友死了个精光,战争后遗症让他生活在自我折磨的扭曲生活中。但是对这一点的表现,编导没有让它出之于多斯的眼睛,这是失败的。当他父亲站在墓园追悼他战死的朋友时,哪怕让多斯远远地看一眼他父亲那悲哀的背影就好,虽然年幼的多斯当时不会理解,但这就已经在多斯的心中种下一颗向善的种子。可是,影片没有。
说来可笑,为了表现多斯救人的伟大,就必须描绘战事的残酷。这就是“血战”二字所指。此片英文名只是钢锯岭(Hacksaw Ridge),中文翻译加的两个字可谓戳到了观众的激点。幸好李安原是中国人,自己可以确定中文片名,否则《断背山》也许会变成“情迷断背山”。其实,再怎么样的“血战”,搬到电影上,还是“可看”的,而真正的战场一定是惨不忍睹的,每一个目睹了血肉遍地的战场的人,都会变成另一个人,何况是钢锯岭的屠杀呢!然而,在止杀的伟大之外,“可看”的杀戮正是《钢锯岭》的另一个表现意图。可看的杀戮是为了表现至善行为的必须途径吗,血肉横飞的罪恶是为了通达美丽心灵的桥梁吗?亚里士多德说:不进入感官者,就不能进入心灵。我要问:进入了感官的,一定能进入心灵吗?恰有李安的《比例林恩》同时,有人不禁感叹:要是李安的3d、4k、120帧用到《钢锯岭》上就好了!是的,我们抛弃了李安和多斯的心灵,抓紧了钢锯岭上血肉模糊的感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