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Walter Mitty)故事很简单,描述了一段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滩的富足的、有条件罗曼蒂克的人群的故事和经历。就以陆先生为主视角看的话,讲述了他周围的人是什么样的人,他周围的人都有什么样的故事,然后他是怎么做人做事的。
导演的讲述方式很特别,长镜头多,每一小段都比较深刻,人物故事容易记住,但可能只是针对一些人而言吧。既然很多人表示看不懂,那还是有问题的,我相信导演一定有能力让所有人都看懂。也许,导演就是故意的,反正看得懂的人早已经不浪漫了,看不懂的人的浪漫他就不破坏了。片中也暗示了,“拍给下个世纪的人看,我们那时候都死了,跟我们没关系。”其实意思是,我们都不再浪漫了,我们内心中浪漫的自己死了,就能看懂了。
虽然故事的时间轴是打乱的,但是却展现出一个情感慢慢缺失、本能慢慢突显的过程。女人不能信,男人不能信;家人不能信,外人不能信;小人物不能信,大人物不能信;中国人不能信,外国人不能信;罗曼蒂克的存在需要一定的条件。你唯一能确定的,就是人有食色性也的本能,并依此行动。人始终能够保留的是纯粹的本能,罗曼蒂克注定消亡。
在感性和理性之间,理性还是占了上风。但是是人还都有感性的一面,即便是片中立场极其理性的日本人。“我太了解你们了。”结果还是不了解,自以为是靠理性做出的决策,实际是感性的结果,你的罗曼蒂克也一样要消亡在这个世界上。
整部片子格调有些灰暗,毕竟是罗曼蒂克消亡史,挺悲观消极的。于我自己而言,太消极的片子要差评,但是,这部片子提出了问题,解释了问题,最后也给出了问题的解决方案,比如,对于某些事情,陆先生是怎么处理的,结果是怎么样的。所以这部片子是完整的,诠释是有意义的。该片致良知,分善恶,以暴制暴的思想还是挺明显的。
这么好的演员阵容,两年的制作时间,拍摄制作的的确非常精美,如果能观影的人不多,能观懂的人也不多的话,那真是太可惜了,所以我还是给打个推荐的评分吧,就算当时没看懂,以后也会懂的。也许太多为什么并不好。如果观影引发了大家思考,这些人是谁?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这样做?这太哲学了。在社会压力比较大的当下,大家看一次电影不容易,也是为了放松放松,我觉得还是让人轻松愉快的电影会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