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冠》作为一部体育电影,以袁伟民、陈忠和、郎平三位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女排主教练为线索,讲述了中国女排从上世纪80年代的五连冠开始,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再次夺冠的辉煌历史。这部电影,原名《中国女排》,后来改名为《夺冠》。展现了3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女排为夺得世界冠军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和不懈奋斗,但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夺冠”对新时代的中国人意味着什么?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百废待兴,刚刚步入现代化的轨道,国际地位有待提高。在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夺冠”具有非同寻常的象征意义。但是,随着中国的日益繁荣和国际社会地位的提高,一场体育比赛的输赢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就像电影里说的“拿了世界冠军怎么办?大家还会像以前一样哭着、笑着、尖叫着、蹦蹦跳跳地跑到街上吗?没有”。但是“夺冠”在新时代真的不重要吗?事实上,夺冠可能不再是我们摆脱“体育弱国”称号的手段,也不再是我们所期待的罕见场景。而夺冠过程中所展现的中国精神、民族记忆和价值,成为我们国家、民族和个人永恒的精神意蕴和精神财富。
1.影片以追忆叙事的方式展现了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中国精神。
闰以回忆式叙述的方式带领观众回到80年代,亲眼见证了中国女排从教练到队员如何为夺得世界冠军而奋勇拼搏。在《夺冠》中,陈可辛还原了这样一个场景:当主教练袁伟民得知美国排球队使用了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可以分析对手的数据和应对战术时,面对的是美国教练的断言:“体育的未来取决于技术,而不是人”。总教练袁伟民要求队员再把球网抬高15cm,并让随行教练更用力发球。这样的一个镜头深刻地展现了中国女排“人定胜天”的拼搏信念。同样的叙事方式也体现在对女队员艰苦训练的描述上。影片以初来乍到的“陪练教练”陈忠和的视角,带领观众来到当年女排的训练场地,见证了女排艰苦训练的剪影:从奔向亚洲、奔向世界的巨幅横幅,到队员们的拼命。此外,影片还通过展现随行教练陈忠和对女排态度的转变,引导观众认识到这种精神的力量。陈忠和原本是女排45天的“陪练”。刚开始他在训练女排的时候也不能心狠手辣。后来他被女排精神深深感染,竭尽全力帮助女排夺冠。“为了中国女排拿世界冠军,我什么都愿意做”“没有人能笑着拿世界冠军”。正是通过讲述陈忠和被女排姑娘感染的过程,影片表现出了强烈的精神意蕴。
二是影片以场景还原的方式,激发了为国争光、永不放弃的民族记忆。
胶片库存影像与实景影像相结合,高度还原了中日、中美、中巴三大战争。为了让比赛高度还原,影片从比赛场地的选择、环境的布置、观众的衣着甚至滤镜的选择,都在试图将观众带回到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比赛现场。除此之外,从观众的呐喊,到《五星红旗在风中飘扬》的自发演唱,甚至在战胜巴西之后,整个现场都失声了,都充满了细节,仿佛把观众拉回了电视直播现场。同样,影片生动地展现了几场比赛中电视机前观众的状态。甲午战争时,观众围坐在一台黑白电视机前观看,中国女排胜利后欢呼雀跃,万人空巷。中巴战争期间,身在北半球的陈忠和在夏天穿上毛衣观看巴西体育场。这个巧妙的镜头很容易唤起观众的回忆。最后,影片中的演员大部分都是现役和退役的女排队员,所以无论是人物的长相还是比赛的专业性都可以高度还原。影片正是通过这种别出心裁的场景还原,唤起了观众对几场冠军大战的记忆,唤醒了中国女排奋勇拼搏、奋勇争先的民族记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也被激发出来。夺冠再次成为爱国之心。
第三,影片从第一视角的记录显示了坚实的价值导向和人文关怀。
通过Leap第一人称视角的记录,从一个女排队员到三个女排教练,她带领观众再次夺冠。影片中呈现的80年代女排队员“拼命要球”和“太急于求成”,走近了女排队员的内心世界。郎平把夺冠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打球是必经之路”。另一个女队员在梦里喊着“打啊,不打就没机会了”。影片通过这种第一人称视角,解剖了当年女排队员的内心世界,既展现了女排队员拼搏的精神,又体现了80年代“个人完全服从集体和组织”的观念。在影片的后半段,影片再次用这种第一人称的视角,透过新生代女排队员的本色,揭示她们的内心世界。原来现在很多女排队员并不是真的热爱排球。他们打排球要么是为了父母,要么是为了生活。饰演郎平的巩俐也充分展现了铁锤的柔情,带领队员们认识到排球不是生活的全部,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权利。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女排姑娘们心中才会有更多对体育竞技的享受和对个人价值的追求,才会更加坚定地走这条夺冠之路,走自己的成长之路。这种对人生价值和精神意蕴的感受,也能激励每一个新时代追梦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