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世巨鳄》引发众人一度不适应,热点推上高潮
发布时间:2022-06-22
恐怖片在其多年以来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广泛的受众群体,而伴随着受众群体的扩张,现今主流商业恐怖片也在被迫处处回应观众们对“惊悚”,“血腥”,“设定新颖”等方面的期待。其中不乏有一些恐怖片做的过火,导致观感不适。这里的“不适”并不是指感到惊悚,吓人,而是指对影片内容的一种排斥感。每当我看到这些电影,都会产生关于我心目中的,优秀恐怖片的全新思考。谈起这些思考就必须要引入托比·霍珀,一位极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对恐怖片观念的导演。
托比·霍珀
托比·霍珀曾在1974年拍出了留名影史的经典作品《德州电锯杀人狂》,收获了大批观众与影评人的好评。然而霍珀在00年代以《惊世巨鳄》开始的创作转型则不被大多数观众所理解,以至于在各大评分网站中收获了极低的评价。然而,我认为真正使霍珀成为“恐怖片大师”的原因恰恰是不被观众看好的《惊世巨鳄》,这部电影以大多数观众排斥的方式,引导其形成了对恐怖片的全新理解与观看方式。
《惊世巨鳄》的故事展开非常俗套:一群男女外出露营时被巨鳄追杀,历经千辛万苦并最终化解危机。然而关键之处在于,本片的叙述语气意外地与观众对“杀人狂电影”的固有理解完全相斥。诙谐,幽默的语气与情节贯彻整部电影。人物的反智,扁平,混乱的行为逻辑竟与俗套的故事相辅相成,让本片变成一部彻头彻尾的荒诞喜剧。影片主要描绘的内容并非巨鳄追杀人物的过程,而是人物荒诞可笑的行为与人物间有趣的互动过程。这些停留在,甚至远超于观众对类型片刻板印象的扁平人物,很大程度上强化了影片幽默的叙述语气,因此本片变成了一部“设定越俗套,越引人发笑”的新型恐怖喜剧。
《惊世巨鳄》
不难看出保罗·范霍文的《星河战队》对《惊世巨鳄》的影响,两者都是以商业片框架为伪装的,具有极强作者性的电影,范霍文作品中被用于讽刺的扁平人物,传承到霍珀这里就变成了强化作品喜剧性和荒诞感的工具。而这两部作品最大的共同点在于,导演对俗套内容的态度并非排斥,而是经过再加工从而让观众意识到这些俗套情节于观感上的正面影响。因此把这两部作品称为“里程碑式的商业作品”完全不为过。
霍珀方法论的有效传承者,马库斯·尼斯佩尔则致力于整合霍珀的70年代作品(如《德州电锯杀人狂》)与00年代作品(如《惊世巨鳄》)的叙述语气。他的《黑色星期五》与《鬼附身》都时刻处在“恐怖——搞笑”的变奏曲线上。中田秀夫虽没有受到霍珀影响太多,然而诸如《凶宅怪谈》般将叙述语境置于当下,引入现代媒介的恐怖片仍能制造出浑然天成的喜剧感,并混合着美式恐怖片与日式恐怖片的特质。韦斯·克雷文的《惊声尖叫》系列则选择言传身教地告知观众恐怖片的俗套设定,并时刻按照此轨迹展开故事,希望观众能摆脱对“俗套”这一特点的负面定义,从而理解如《惊世巨鳄》般视点更外部,时刻展示着导演创作观的“俗套”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