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淡影》
发布时间:2022-06-28
故事主要描写了两个案件“90年代陈默被杀案”与“80年代连环杀人案”(片中的船厂走私案与运输司机犯枪案不算入主案件)。80年代的连环杀手陈默在90年代被杀,章欣根据目击者老石意外画出80年代被害人严华。章欣根据烧了一半的日记,老刑警老李,原舞蹈演员梅莉的阐述,发现当年离开的舞蹈队首席林音嫌疑最大,章欣也一度认为林音是杀陈默的凶手。但是无法解释林音杀陈默的动机。后来梅莉告诉章欣说林音当初离开舞蹈团是因为髌骨坏了,无法跳舞,这与笔记里“我去了南方后继续跳舞”的描述不对,章欣才猜出是严华顶替了林音。而严华顶替了林音跳完人生谢幕的舞蹈,用林音的身份去了南方“把人生过的辽阔些”,谁知命途多舛,她来了时代走了,然后意外烧伤,又回到了淮川。见到了照相馆老板陈默,得知他是杀林音的凶手,然后找“做运输生意”的人买枪,约陈默去芦苇荡将其杀死为林音报仇。两个案件也在这里完成闭环,片子逻辑线很清晰。
对几个争议最大的BUG的解释:
1. 捕鱼老头老石在陈默被杀当夜,看到的应该是被毁容的严华,那他是怎么形容给章欣,章欣又是怎么画出来的?
片中捕鱼老头对章欣说自己“好像记得,又好像不记得”,说明他最多也只是看到了严华的轮廓,并没看清楚烧伤的脸,否则烧伤那么明显的特征不可能会忘记。另外章欣给他看都是眼睛嘴巴的小本本,估计是一种唤起心理印象的手段。
而沈张问章欣要画时,章欣磨叽解释什么人脸的五官比例,是他也不确定画出的到底对不对,所以把画递给沈张时说的是:“这张是我觉得最准的。”所以,章欣画出严华也是有运气的成分。(而从后面严华毁容程度来看,五官比例并非已经完全融毁,还是轮廓分明的。)
导演编剧并不想在片子里说太多关于画像师的基操。我看过有位上过《挑战不可能》的画像师林宇辉,曾根据美国警方提供的三段模糊成马赛克的视频画出了杀人凶手(B站有,自己搜)。而章欣根据老石描述画出严华,也绝非不可能。
而导演不着重介绍画像师的能力,是为强调这是命运的巧合(引出前尘往事),是因为这个“巧合”(过程中章欣一度怀疑自己画错了)恰好证明了章欣自身的能力与价值。所以,这是为了戏剧矛盾而埋下的伏笔,看懂的自然懂。
在此,附上“警界神笔马良”张欣同志的事迹,说剧中对画像师的描写是“胡诌八扯”的,可以看看比剧还“扯”的英模事迹:http://m.news.cctv.com/2018/10/22/ARTI4Mnwe8ChW5xVuiTpn6cq181022.shtml
2. 林音死时,警察怎么会没发现这不是严华?
首先看图,林音面孔已经严重腐败。
其次,林音的舞裙穿在了严华身上,说明严华此时想的是为了替林音“跳舞”完成人生的谢幕。
林音穿的是严华的衣服被埋的。所以:
叙事性诡计,没看清的别说自己是推理爱好者了
这里有个细节,法医说尸体已经死了两三周了,而“严华”已经失踪(死)了一个月。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是从1987年才首次将DNA技术应用于刑侦,试想,故事发生在一个小县城,国家刚刚有的技术,县城就能普及到了?没有用DNA鉴定死者身份,反而说明该剧尊重历史,严谨性极高。
3. 林音死了,严华为什么不报警?
这个问题我觉得有点像何不食肉糜一样。
这里的脸盆毛巾,说明严华的起居就是在服装道具仓库里
那么,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希望如何?
严华报警,剧终——对吗?
现如今看个新闻都得区分是否谣言,怎么到了真正看戏的时候,反倒事实事实的要求起来了?太可笑了。更何况,这里的不报警仅仅是为了故事后半段的升华与哲学反思做铺垫。两个女孩子就此完成人生互换。
然而,报警,只是你的选择,可惜你不是严华。
一个80年代的农村姑娘偏执的热爱着舞蹈,被嘲讽欺负都不敢反抗,卑微胆小,一直自卑的活在自己的小空间里的人,看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离去时,第一反应会是理智去报警?还是替她先做完最重要的事(林音的最后一次演出)?
反之,如果严华去报警,并不是逻辑顺畅,而是让影片丧失应有的戏剧张力与哲理性,严华与芸芸众生无异,她的人生也不再值得被审视、被反思。不需要高级的东西,不愿意有一点点深刻,我们看看周围的邻居、同事就行了,不必在艺术中寻求可想象性。
电影,是可以带给我们想象的。人生仅此一回,但我有想象力!
4. 到底是谁杀了林音?
注意看陈默身上背的,应该是水壶
估计导演不愿意拍出林音惨死的镜头,故此省略,但是这里已经交代得非常清楚了。
我觉得《远山淡影》是一部极其难得的电影,看片头龙标就知道这个不是网大,更何况获得夏衍文学剧本奖、入围卡布尔浪漫电影节特别展映单元,可见电影节对这部片子的定位十分准确:浪漫的、富有诗意与哲理性。再看那一堆的出品公司,全片也没有一个出名演员,就应该知道这个是一个小成本、无宣发,经历了很多困难才能面世的作品。无论它是悬疑片,还是文艺片,它都是细节满满,诚意满满的。
我们可以不喜欢,但是不应该连电影都没认真看,就在说这有问题,那个逻辑不对。电影对我们来说仅仅只有娱乐性吗?到底是我们不喜爱思考,还是我们配不上深刻的东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