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光玫瑰青提怎么洗,青提怎么洗最干净
- 小品《你还记得吗》台词剧本
- 11名海南味笑星亮相
- 塔防游戏新出路?融合玩法《Rush Royale》受追捧
- 换气扇 三根线 什么作用,换气扇有三根线怎么接线
- 高考前鼓励孩子的话语轻松幽默
- 《你的名字。》豆瓣影评:你的名字,是我全部的心
- 中国最美的旅游地方,中国最美十大旅游景点
- 《冲锋战警》影评:银河味道与TVB行业剧的奇妙混搭
- 王玥波:剧场相声和电视相声互为补充并不对立
- 父亲节句子祝福语,给父母贺卡的一句话
- 得到舍利子有什么作用,什么是舍利子-舍利子有什么
具有重要的意义.按照一般的观点,传统媒体包括第一媒体报纸刊物、第二媒体广播,第三媒体电视,现代媒体包括第四媒体互联网和以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博客、桌面视窗等为代表的第五媒体.从传播的角度看,媒体即信息传播的平台,其中,信息的覆盖面、信息被接受的程度、信息传播的速度都是衡量媒体传播效率的重要标准.旅游在作为一种经济活动的同时,实际上也很大程度扮演了信息传播媒体的角色,从这个意义上旅游可以被视同为“第六媒体”.与其他五种媒体的不同之处在于,旅游传播信息的速度虽然相对较慢,但是旅游目的地信息传播的覆盖面却很大,此外旅游目的地信息的传播还是一个持久的过程,游客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更深入地感知和消化信息.同时,旅游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体,它是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信息的主动选择,具有很鲜明的互动式的信息传播特点,不像其他媒体只是由一方被动接受信息.目前旅游活动对旅游业的影响,社会普遍忽略了旅游在现代传播体系中扮演的独特角色,未来需要对此问题予以更多关注.
(三)旅游业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目前对于旅游业促进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问题社会上存在不少的争议.特别是一些地区在盲目开发旅游业中对传统文化造成的负面影响后,引发了社会广泛的关注,甚至把旅游业作为破坏传统文化的“罪魁祸首”.分析这种情况需要对几个问题做出回答.
其一,发展旅游业是否必然会破坏传统文化.虽然一些不科学的旅游业发展行为确实对传统文化造成了破坏,但其实对传统文化冲击最大的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较之工业化与城市化同传统文化的相互对立,传统文化与旅游业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冲突.更为重要的是,传统文化是旅游业发展重要的依托对象,破坏传统文化其实就是破坏旅游业自身,因此旅游业从发展本身而言,必然要把保护传统文化作为发展中重要的内容.此外,差异化发展是旅游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各个地方只有更多地保留传统的多元文化、异质文化,旅游业才能更好地吸引游客,从这个意义上讲,旅游业具有保护传统文化的内在动力.
其二,发展旅游业对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机制是什么.与依靠国家投入进行保护和传承不同,旅游业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基于利益机制而实现的保护.在这个过程中,旅游业将利益机制传导给传统文化的传承者,通过经济动力促使其对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旅游业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不是将其封闭起来的静态保护,而是以文化交流、互动的方式实现的动态保护,这种保护是基于发展视角的保护,其实更是一种与时俱进的保护.比如山西的平遥古城,在旅游业没有发展起来之前,一直被视作当地政府的一个包袱,急欲将其拆掉.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兴起,地方政府和当地居民才意识到平遥古城是一个绝佳的旅游资源,因而自觉地强化了保护古城的动力.再比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邓敏文在研究侗族大歌时特别提到,“如果侗族大歌不能与时俱进,就是死路一条.侗族大歌必须从侗族村寨走进学校,走进县城、州城、省城乃至国内外各大都市.当然侗族大歌在城市化进程中,千万不要遗弃它固有的生存基础——侗族村寨.如果没有这个基础,侗族大歌也会死无葬身之地.”从旅游业的角度看,侗族大歌要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下去,除了“走出去”之外,还要“引进来”,这就是要通过旅游业形成一种良性的利益反馈机制,让留在侗族村寨的居民还可以通过向游客表演等方式来展示侗族大歌的魅力,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村寨“空心化”,使侗族大歌“走出去”之后还能实现原居地的文化发展.
其三,如何看待发展旅游业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破坏的现象.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因为规划、开发、经营不当对传统文化造成破坏的情况.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利益传导机制太强,同时又缺乏平衡和制约机制,因而出现旅游场所过分商业化,文化传承人为迎合游客将文化庸俗化肤浅化等行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找到旅游业发展与传统文化保护的一个平衡点.一方面通过示范引导,鼓励旅游业投资者和经营者在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利用中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加大对旅游业发展中破坏传统文化行为的处理,建立和完善纠错机制,最大限度保护好传统文化.
总之,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对待旅游业对传统文化的作用,主要应该肯定其正面的价值,同时避免旅游业发展中对传统文化破坏的行为,以更好地发挥旅游业对传统文化保护和利用的积极作用.
(四)旅游业可以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关键是要补上农村文化事业这一“短板”.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其落脚点在于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这些年国家也在通过农村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方式来加强对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但除此之外,还有必要关注旅游业对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作用.这一点在许多乡村旅游业发展较快的地方有较明显的体现.比如,一些乡村旅游经营户通过接待城市游客,就不同程度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服务意识.
四、旅游业对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催化作用
分析旅游业对文化产业的作用,首先需要对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做出区别.旅游业是为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活动提供物品和服务的一组产业集合;文化产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集合.虽然二者都是一系列产业的集合,但是旅游业实际上是从消费需求角度来衡量的一个产业,文化产业则是从消费供给角度来衡量的产业.由于二者各自从需求方和供给方来衡量产业,因此彼此之间存在一些交叉.但是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各自独立,并不是完全同一的产业.
从统计的角度看,根据国家统计局《文化及其相关产业分类》,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交叉的部分主要有:一是在文化产业的文化艺术服务类中,文艺表演服务、文物保护服务、文化遗产保护服务、博物馆等有一部分是面向游客的,对应的是旅游产业中“游”和“娱”的环节.二是在文化产业的文化休闲娱乐服务类中旅游活动对旅游业的影响,公园管理、游览景区管理、室内娱乐活动、游乐园活动等很大部分都是面向游客的,对应的也是旅游产业中“游”和“娱”的环节.三是在工艺美术品生产中,工艺美术品的制造和销售如果面向游客,对应的是旅游产业中“购”的环节,但这部分在旅游购物中所占比重并不会太高.总体来看,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交叉的部分并不是太多.根据2010年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的数据看,游购娱的比重大约占全部旅游消费的三分之一,而这其中属于文化产业的部分大概只有三分之一左右.因此,大致估计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重叠交叉的部分只有10%左右.此外,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5%;2004年,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4.05%,旅游产业的份额大于文化产业.
具体到旅游业对文化产业的作用,大体上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旅游业促进了一部分文化资源的旅游化利用,使其转化为文化旅游产品.从旅游业的角度看,文化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但从文化产业的角度看,许多文化资源如果不借助旅游市场这个渠道,就只能是“养在深闺人不识”,不能成为可供消费的产品.比如过去许多有形文化资源,如古村、古镇等在没有发展旅游业之前仅仅是当地居民居住的场所.但是通过旅游业,这种资源很快走向市场,成为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的经济价值.
(二)旅游业延伸了现有文化产品的销售市场,进而扩大了文化产业的规模.最典型的例子是手工艺品.在没有旅游业的时候,许多手工艺品大多是在区域内进行小规模的市场交换.比如,苗族的刺绣工艺品,主要是在集镇上进行销售.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大量的游客取代当地居民,成了这些手工艺品的主要销售对象.像云南大理鹤庆的新华村,每年向游客销售银器制品带来的收入就超过1亿元.
(三)旅游业的发展催生了一批全新的、面向游客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丰富了文化产业的内容.这其中最突出的现象是旅游演艺的崛起.近年来,许多直接针对旅游市场开发的演艺项目都取得了成功.比如,早期依托阳朔山水推出的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至今还受到大量游客的追捧.而像张家界的“天门狐仙”、承德的“康熙大典”等也是从丰富外地游客夜间活动出发开发的新型文艺演出.这些演出增加旅游消费的同时,实际上也成了新的文化消费热点.
(四)旅游业促进了一些文化事业单位转化为文化产业经营实体,为文化事业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新的路径.按照中央的要求,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是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体制机制的首要任务.其中特别提出了“推动代表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文艺院团等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增强面向市场、面向群众提供服务能力.”事业转换为产业,最重要的是要有足够的市场空间.市场越大,其转换也越容易.对许多文艺院团等事业单位来说,面向市场的方式一种是在本地演出,一种是去外地演出.但是除了少数优秀节目有较大的外出演出市场外,多数演出主要还是要立足本地演出.但是本地演出最容易面临的就是当地居民消费能力不足问题,这在一些中小城市更加明显,因此这就很大程度需要借助外地游客的消费才能保证其足够的市场容量.从这个意义上讲,如何将旅游业发展与地方文艺院团转企改制更好结合起来,对于这些文艺院团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