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安徽黄山,雨后现瀑布流云奇观。新华社发(施亚磊 摄)
新华社合肥11月11日电(记者刘菁、陈尚营)11月初,格拉斯哥气候变化大会引人瞩目,会议聚焦的重点之一是全球二氧化碳减排问题。同一时间段,相隔万里,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黄山,一场“零碳”会议正在进行。
对于黄山这样一座拥有举世闻名风景名胜区的城市,“零碳”行动意味着在为一个新目标努力。这是中国向全世界做出的碳达峰、碳中和承诺在基层执行的一个体现。
在中外游客的眼里,黄山以其风光绝美的自然生态和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名扬天下,处处透着恬静、悠闲的中国风。
如今的黄山市,除了拥有中国风和近五年年均超过120万人次的外国游客,也努力以更全球化的姿态呈现国际范。
黄山市位于安徽省南部。日前安徽省对黄山明确了未来几年发展的新目标:建设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高品质建设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协作建设杭(州)黄(山)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这些规划,都给黄山定位了未来更鲜明的中国风、国际范。
黄山市在本月初举办的新安江生态产品博览会这场“零碳”会议上,聚焦生态产品推介、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国际合作与国内交流平台、水资源开发利用等议题。
有意思的是,会议现场的矿泉水瓶身设置有签名条,可以用指甲划出标记或签名,以鼓励与会者将自己没喝完的矿泉水带走;会议采用无纸化签到、无纸化论坛手册等电子化形式,减少纸张使用;接送嘉宾的车辆使用新能源汽车,鼓励与会者骑行共享单车出行……
黄山市市长孙勇说,经过专业机构测算黄山风景,此次会议包括会场、交通、住宿餐饮等,碳排放总量550多吨,论坛承办方通过购买林业碳汇等形式,抵消此次大会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实现碳中和。
这是安徽省首场“零碳”会议,也是黄山更加开放的一个缩影。黄山目前已缔结国际友好城市、友好交流城市、友好交流景区27个,友好城市活跃度列安徽省首位。
8月27日,安徽首趟黄山茶专列启程奔赴中亚。(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有了更宏阔的目标,从一片茶叶的远行到对创意产业的追逐,黄山都展现出了它更大的开放潜力和发展可能。
黄山茶叶出口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产自黄山休宁的松萝茶,与丝绸、瓷器等一起装运出海,演绎了黄山茶叶的海上贸易传奇。2020年,黄山市茶叶出口5.6万吨,占中国茶叶出口量六分之一。
今年8月27日,黄山-合肥-塔什干“茶叶专列”正式开通,为黄山茶叶出口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陆路物流通道,截至目前已累计发送超过100个货柜。“一趟趟满载文化茶香的班列奔赴中欧中亚,诠释着新时代万里茶道的价值所在。”中共黄山市委书记凌云说。
3月18日,游客在黄山市黟县宏村风景区画桥游览。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10月中下旬黄山风景,2021中外文化创意产业安徽发展大会、第二届徽学学术大会等活动连续在黄山市举办。
中外文化创意产业安徽发展大会吸引了部分国家驻华使领馆官员、有关国际机构驻华代表、国内外文旅及相关行业企业高管、专家学者等200余人“云集”黄山,“创意黄山”向世界“云”推介。
会议期间,黄山市与中国动漫集团、齐云山与瑞士雪朗峰友好合作等13个项目成功签约,总投资超过35亿元人民币,包括酒店投资、动漫旅游综合体、文旅康养、研学基地等。
徽学学术大会有多位外国专家学者与会,共收到国内外130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徽学论文240余篇。
从安徽地图上看,黄山偏居南隅,很长一段时间,依靠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为人所熟知。而现在的黄山正在用行动改变地理空间的制约,正如黄山标志性景观的“迎客松”一样,包容并蓄、海纳百川。
凌云说,黄山市将以黄山、徽州两个顶流IP,通过创意赋能、数字赋能,吸引天下创意英才,汇聚全球创意资源,以国际视野和全球眼光来开展人文交流,激活黄山走向国际的文化“条形码”,希望能成就一座被全球创意加持的现代化新黄山。
黄山市因山而得名,这座以奇松、怪石、云海等景观闻名的大山,是中国4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之一,也在融入全球保护地治理体系。
黄山分别于2014年、2016年、2018年连续举办了三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与可持续发展“黄山对话会”。2008年以来,黄山风景区先后有3名业务骨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遴选为世界地质公园评估员,代表教科文组织参与了意大利、西班牙、日本等国世界地质公园申请和评估的现场考察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