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卧薪尝胆的意思
发布时间:2022-09-03

卧薪尝胆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比喻优越的条件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艰苦的环境却能磨练人的意志。所以今天的我们更应该以此为例,勇往直前,奋发向上。

卧薪尝胆,读音wò xīn cháng dǎn,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忍辱负重,发愤图强,最终苦尽甘来。

出处:北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仆受遗以来,卧薪尝胆,悼日月之逾迈,而叹功名之不立,上负先臣未报之忠,下忝伯符知人之明。且权先世以德显于吴,权若效诸君有非常之志,纵不蒙显戮,岂不坠其家声耶?

翻译:我会留下来,卧薪尝胆,悼日月的流逝,而慨叹功名之不立,上负先我没有报告的忠诚,下愧伯符知人之明。暂且先代以德显在吴,权力如果仿效各位有不寻常的想法,即使不被杀戮,难道不失其家族的名声吗??

扩展资料:

近义词:奋发图强、励精图治、发愤图强

奋发图强是一个生活中常用的成语,意思是振作精神,以求强盛。

出处:郭沫若《科学的春天》:“我祝愿中年一代的科学工作者奋发图强,革命加拼命,勇攀世界科学高峰。”

励精图治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lì jīng tú zhì,意思是形容一个国家的皇帝或者领导者振奋精神,竭尽全力想治理好国家。同时还可以用来形容领导者的精神品质和实际行动。

出处:清 李宝嘉 《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二回:从此以后,他老人家更打起精神,励精图治。

发愤图强,意指下定决心,努力谋求强盛或进步。也指下定决心力求上进的情况。

出处:何香凝《孙中山与廖仲恺》:“孙先生在那次聚会上谈得并不多,只泛泛地谈到了中国积弱太甚了,应该发愤图强,彻底革命。”

卧薪尝胆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卧薪尝胆是指中国春秋时期的越国国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成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但被越国击败,阖闾也伤重身亡。两年后阖闾的儿子夫差率兵击败越国,越王勾践被押送到吴国做奴隶,勾践忍辱负重伺候吴王三年后,夫差才对他消除戒心并把他送回越国。其实勾践并没有放弃复仇之心,他表面上对吴王服从,但暗中训练精兵,强政励治并等待时机反击吴国。艰苦能锻炼意志,安逸反而会消磨意志。勾践害怕自己会贪图眼前的安逸,消磨报仇雪耻的意志所以他为自己安排艰苦的生活环境。他晚上睡觉不用褥,只铺些柴草(古时叫薪),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时会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

卧薪尝胆这个成语比喻成什么?

卧薪尝胆故事60字:

公元前496年,吴王勾践派兵攻打越国,后败受伤身亡,出兵要灭此水军,结果被夫差奇兵包围,大败,夫差要捉拿勾践,留下了勾践等人,三年,饱受屈辱,终被放回越国,勾践暗中训练精兵,每日晚上睡觉不用褥,只铺些柴草(古时叫薪),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时会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

勾践为鼓励民众就和王后与人民一起参与劳动,在越人同心协力之下把越国强大起来,最终他带兵灭了吴国。

卧薪尝胆这个成语比喻成什么?

越王勾践的故事在《春秋》《左传》《史记》等多本典籍中均有记载,作为最早或较早的著作,每段记载都含有很多个成语。

勾践兵败之后的“卧薪尝胆”“不负苦心”随着蒲松龄的落第自勉联人尽皆知。《史记》中的成语还有“衣不重彩”“折节下贤”。以及大夫逢同进谏时说的“名高天下”,伍子胥议论勾践“同甘共苦”“食不重味”。范蠡进谏的“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等等

勾践破吴之后,范蠡留书于文种“鸟尽弓藏,兔死狗烹,长颈鸟喙,不可共乐。”后人也多用套用。

有关勾践成语最多的著作应该是《吴越春秋》,象“使贤任能”,“食不二味”,“肝脑涂地”“手足异处”等。伍子胥形容的“狼子野心”,“心腹之患”,大夫文种所云“爱民如子”。有些成语虽然不是形容勾践,但是与勾践有关,比如“兵不血刃”“子报父仇”“以一当百”“愀然变色”“小心翼翼”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