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羊羊系列前几部还是不错的,但是从龙年开始质量严重下滑,逻辑混乱、场景虚假、角色粗糙、搞笑生硬.....只剩下正面的主题了,今年连主题都很模糊,真不知道喜羊羊要给小朋友说点啥,爱情?可能是这部电影最搞笑的地方了。有人说这部喜羊羊好,传递的是正能量,是啊,也就只剩正能量了,这个要没有,估计审查都过不了。有人说现在的喜羊羊电影就是小朋友的春晚,太赞同了!年年都要看,可越看越没劲。真要是黔驴技穷就赶紧撤吧,别再忽悠钱了,否则早晚砸了之前好不容易积攒下的口碑。别的不用说,看看剧场里黑灯瞎火满地跑的小朋友就知道电影质量如何了,连小朋友都不能坐下来看,请问这电影是拍给谁看的!不过既然已成鸡肋,真的就请结束它吧,至少还能给人们留一个好的念想。
其实,坚持写影评让我能有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审视“喜羊羊”六年动画电影的变化。除了第二年的“虎虎生威”,我对喜羊羊每个剧场版都留下了文字,现在看来,它们不仅是我对那部电影的观感,综合到一起成了我观看喜羊羊大电影的心路历程。
从对其电视动画片“卖座的理由和改进的空间”的分析,到牛气冲天的“功夫在平时”,到兔年顶呱呱的“喜羊羊的美学”,到开心闯龙年的“零乱拼凑的创意”,再到喜气洋洋过蛇年的“你们管这个东西叫电影”,最后到飞马奇遇记的“已成鸡肋”,这些标题决不会是我从6年前就处心积虑设计好的序列。
这六年,喜羊羊曾带给我“兔年顶呱呱”的惊喜,但这种惊喜就像我们对商人的人性也会偶有好评一样转瞬即逝。随着龙年,迪士尼的强势介入,喜羊羊矫揉造作地融入了小神龙一角,这个品牌的电影开始不关注剧情,而是关注怎么用更低的成本做一个能蒙混过关的流水帐。
喜羊羊电影票房的高点,出现在龙年;龙是中国人的图腾,也是一个好兆头,但是羊的龙年大吉完全是兔年及其以前作品的积累,此后,随着它的品牌自贱,票房出现了拐点和跳水。这种自贱包括,公司层面的卖来卖去不稳定,授权方面的放荡随意。去年的烧伤事件过后,意马和迪士尼将这个已经处在衰退期的品牌卖给了奥飞。
就今年的《飞马奇遇记》来说,我不能说它有多差,因为激情已不在。相比蛇年电影的一无是处,马年之作还有那么点回暖的意思。毕竟,它在高潮时还为小孩子们高喊了一回“减负”。但是这一声喊得多么苍白啊!六年都没有教会喜羊羊如何编一个大电影的剧本,除了它自己已经把自己当成鸡肋,还有什么其它的解释么?至于这部影片有哪些情节是毫无道理的,是硬伤,我就不再评析了。真的已经累了,也没有意义了。
历史给了喜羊羊机会,甚至已经把它推上神坛,倒是它对此却毫无眷恋般的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当一个国产动画形象承载了商人们的暴发户之梦的时候,它的“鸡肋”结局似乎就已经被注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