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编辑室第三季》剧评:永夜还是黎明前的黑暗
- 观剧《遇见王沥川》
- 唯美的访问了你的空间是什么意思,qq空间访问了你
- 《有一天》影评:很少见的公益电影
- 两口子经常吵架怎么办?-解决方法
- 20180529 王书仙 张春丰小品《升职》台词剧本
- 《烈日灼心》影评:穿越树林的那一抹阳光
- 巴西世界杯观后感
- 延安大学图书馆_ 图书馆管理系统
- 《师父》影评:也姓徐的老怪2.0(3.0?)
- 小说大江大河结局宋运辉结局跟谁在一起了,大江大
- 《祖宗十九代》豆瓣影评:剧情有头有尾,全程填充
最近两年,一些地方开始公布居民“幸福指数”。
指数,是一个数字,一是一,二是二,正所谓“有一说一”,没有一,谁也不愿夸大其词把自己说成二;而幸福,则是对生活的主观感受,形容这种感受,数字可能完全派不上用场,因为对同样的处境,一个人感觉十足的幸福快乐,而另一个人则有可能感觉十分的憋屈不爽。由是,把“指数”和“幸福”这两者组合起来,就如同把“说一不二”和“不三不四”生拉硬扯地粘到一块,如何能就此弄出一个客观的序列来,很是令人生疑。
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即便能由此弄出个什么客观的东西,那么,这个东西所为何来,又所为何用?在所谓“幸福指数”与公众的生活质量之间,难道真有什么确切的关联?如果什么“指数”真能用来度量公众的主观生活感受,那么,这个“指数”不啻为当代经济学的一个补充,也堪称是对人类的一个贡献,然而,实际上,在通货膨胀率始终在高位运行,基尼系数尚且因为“高收入人群的收入情况不明”而统计不出来的时候,幸福指数倒是三下五除二地一个接着一个利落地出笼,这难道不是一个颇具荒诞色彩的事情吗?
一个社会的基尼系数不明,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就不清楚。收入差距不清楚,一个相对“普适性”“指数”的产生就没有基础。即使是所谓“幸福指标体系的客观条件部分”,也并不理所当然地具有什么客观性。例如,“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的指标,也只是一个数字而已,在各地对这些“公共文化设施”使用条件不尽相同的情况下,很难“计算”出其对居民生活的实际意义。至于“万人治安和刑事警情”之类指标的实际意义,也可为人口数量以及居住密度的不同所遮盖。
不过,对居民实际生活没有意义、或实际意义不大的数字,却并非等于没用。“幸福指数”,与GDP数字一样,是可以用来标志政绩的数字。这当然是一个以居民的名义、但却与居民实际生活没有太多可比关系的数据。“幸福指数”这样的统计,其调查设项上的稍许变化,其调查对象上的稍有不同,统计的结果很容易出现完全相反的结果。是把菜市场、农贸市场列入幸福生活的调查项目,还是把休闲会所、高尔夫球场列入幸福生活的调查项目,其结果怎么会一样呢?就此相同的问题,去调查收入迥异的不同人群,其结果也必定大不相同。
由此,“幸福指数”,实际上是在GDP数字被“把玩”得有些“臭了街”情况下的又一个“表扬与自我表扬”的政绩噱头。公众对其生活质量感觉好不好,满意不满意,应该通过其言论表达出来,更应该通过其选票表达出来。没有这种表达,而由官方机构出面,自设调查选项,自己操作调查,自行统计数据,最后再自我宣布“成绩”,这样的“指数”,不过是一出无人喝彩的“自拉自唱”、“自说自话”的滑稽戏而已,与公众的“幸福”与否没什么干系。
公众的表达渠道畅通了,“数字政绩”就寿终正寝了。非此,难言“幸福”,又哪来的“指数”?
文章来源:http://www.bjwmb.gov.cn/zxgc/wmpl/t20120215_4273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