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场:不为盈利只赚吆喝
一回生二回熟。去年曹云金带着话剧《分手大师》亮相烟台,得到了热烈捧场,昨晚再次来烟,曹云金显得更加亲切,一进门与记者和热心观众们热情地打着招呼。对于记者“吃了吗?”的问候,曹云金嘿嘿一笑:“太忙了,没吃呢,一个坚持在偶像派道路上的艺人怎么有资格吃晚饭呢。但我知道烟台最好吃的是海鲜,以前没事也常来玩,熟悉,最近两次是演出,很愿意每年都带着自己的作品和演出团队跟烟台观众见面。”
话语虽然轻松,但自从2010年创办了相声团队“听云轩”后,曹老板没少操心,虽然打着“让更多年轻人喜爱相声”的公益旗帜,但小剧场的日常花销和团队的工钱还是需要周转得开的。说起最近的生意,曹云金说“还成”,“在200人小剧场的时候,应该说场场爆满,现在成了900人的大剧场,如果我不在,对于听云轩的其他演员来说,大剧场还是比较吃力。”未来,曹云金希望还原茶馆或者会馆形式的小剧场相声,“其实对我来说做小剧场已经不为了盈利,我在其他方面挣钱去养着剧场,剧场收入能够日常花销就够了。”
聊春晚:镜头拉低了相声
身为马年春晚唯一“幸存”节目的主角儿,采访的话题不免扯到了这上面。“春晚太影响效果了!”可能曹云金自己也觉得话说的有点太直白,便立刻拿出了一套科学道理加以证明:“同一种艺术形式,电视呈现和直接视觉捕捉的效果就截然不同。” 曹云金解释说,“先不提层层审核和播出尺度,就说镜头,是一个中性成像的艺术形式,比如一场话剧或者一个相声,用镜头切出来就不好看,因为电视观众感觉不到现场气场,镜头怎么切是导播的想法,观众如果用眼睛去看的,是自己心灵所切换的东西。”
曹云金吐槽某些晚会,“不懂语言类和喜剧的导播去切会更麻烦。一倒包袱,只要给一个中景就足够,永远都是两个人。但往往电视一到包袱就切观众的笑脸,观众坐在电视前就会特奇怪。有时候镜头会把相声拉低,所以想感受原滋味还得亲身到剧场。”
关于网络上有人抨击春晚上的相声缺乏原创性,曹云金不认为如此,“现在的愤青太多了,他们老觉得这东西我听过,但是你听过不代表别人也听过。希望大家考虑到中国有九亿农民,如果你觉得电视不好看,那你就把电视关上。也有很多人看着电视津津乐道。”曹云金认为,每个人对艺术的见解不太一样,“你觉得不好,不代表别人也觉得不好,所以我们还是应该考虑到大众和市场受众面。一个作品出来超过50%的人喜欢就成功了,尽管我们还是要尽可能做到100%的观众喜欢,但这是不可能的。”
聊未来:摘得“梅花”好养老
采访中,目前事业处于上升期的曹云金表现出了年轻派相声演员的绝对自信,关于粉丝对自己“相声界时尚代言人”的称号,曹云金哈哈大笑,“很中肯!”“我现在已经是全方位的艺人了,演电视剧、演电影、演话剧、主持、说相声,这是我经常做的五项工作。”对于未来,曹云金自信地说,“其实我已经获得了牡丹奖,这是中国曲艺的最高奖项。现在我也希望有机会能获梅花奖。其实奖项不能带给我经济上的多少支持,它是人老了反过头来看,对自己人生的一个认可。荣誉更重要,现在有媒体问我上了春晚身价上能涨多少倍,其实没有,我原来就挺贵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