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镝,天津人,1981年出生。毛镝1岁那年,眼睛被意外戳伤,就诊时碰上误诊,几天后双眼又发生交叉感染,最终导致失明。失明后的毛镝,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他感到很苦恼。一天,他在听乐曲的过程中,发现了笛子的声音很好听,清脆悦耳。他就跟妈妈说:“我想学吹笛子。”妈妈说:“你看不到乐谱,怎么吹呀。”他说:“这你不用管,我自己慢慢学呗。”最终,家里花十几块钱,给他买了一支短笛。有了笛子,他也有了乐趣儿,每天都在吹,刚开始,因为不得要领,那笛子根本就吹不响。后来,能吹响了,可声音刺耳,也有时像破锣乱响。旁人听了,都想捂着耳朵跑得远远的。工夫不负有心人,毛镝终于能吹出一支曲子了,而且是有模有样的,听着也很好听。
中国音乐学院第一个盲人大学生
他从小因意外导致失明,在黑暗的世界里寻找光明和美好。他自学笛子,成为演奏家,他说相声,为人们带去欢乐。
8岁那年,毛镝进入天津盲校学习。随后,他拜天津音乐学院教授陆金山为师,学习笛子演奏。正式拜师学习时,老师让他先吹了一支曲子,吹完后,老师说,得从头学起,从运气到呼吸,从姿势到指法,从乐感到技巧,都需要下苦功学,笛子看似简单,真正吹好也是不容易的。由于他是盲人,有些技巧方法看不见,毛镝就得依靠手来摸索,比如学吹笛子时怎样运气,他就把手放在老师的腹部,感受吹奏过程中的呼吸。他发现,老师吹笛子时,腹部要用很大的力气。对于演奏技巧和指法,老师要手把手教他。看不见乐谱,他便不停地唱曲子,然后根据曲调背诵乐谱,再练习用笛子吹奏。背诵曲谱是个很枯燥的事,一首新曲谱要背上半天时间,如果是演奏约10分钟的曲子,需要背诵两天时间才能记住,比如练习潮州音乐,谱子背诵时难度较大,因为需要演奏,只能自己努力去背诵。后来,他觉得背谱子也是一种很愉快的工作。因为背谱子,锻炼了记忆力。目前,他的大脑中已存储了数百首乐谱。通过不懈的努力,他的笛艺提高很快。他在天津音乐学院,跟随陆金山教授整整学习了10年,从没间断。
成年后,毛镝决定到北京拜访中国音乐学院张维良教授。他为张老师演奏了笛子独奏曲《花泣》,《花泣》创作是以苏州评弹为基调,以“黛玉葬花”为背景,以江南音乐为素材,展现花落人去的悲凉意境。毛镝为了体会曲中的感情,他就读《红楼梦》,以了解林黛玉的性格和经历。然后,苦练了多年,终于一鸣惊人。张老师闭着眼睛听完他的演奏,感到有一定演奏功力,是个不可多得的可造之才,不停地赞赏,张老师说:“我明天向学院推荐一下,然后你得参加考试才行。”
2000年,毛镝参加中国音乐学院考试,可是,学院从未录取过盲人学生,也没有盲人考卷,张维良也感到很为难,可他爱才心切,极力主张收下这个学生。经过学校研究,毛镝作为中国音乐学院的旁听生录取,跟随正常人听课。
走进大学校园,毛镝非常高兴。中国二胡演奏家宋飞是他的班主任,宋飞牵着他的手,走遍了校园的每个地方。宋飞说:“学习演奏很辛苦,也很寂寞,要吃得了苦,才能学好艺术。”毛镝回答说:“老师,您放心,我能吃苦,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的。”在老师的教导下,毛镝努力学习,发奋图强,从来没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每天上课,他就早早来到教室,上课时认真听讲,用盲文记下听课笔记,用录音机录下课堂内容,回到宿舍再一遍一遍地播放,强化理解和记忆。他不能看教材,便请同学念给他听,然后转成盲文。他再用盲文整理课文要点。日复一日地练习,他并不觉得枯燥乏味,也不觉得辛苦。
创立全国首家盲人相声社团
几年下来,老师讲课的笔记累积起来竟然有1尺多高。老师看不懂他的盲文,考试时就用面对面问答的方式。在老师眼中,他的答案都是十分完美出色的。他的笛子专业演奏技艺已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学习期间,他还获得了全国青年民族器乐独奏大赛青年专业组三等奖,录制出版了《竹音琴韵》、《水墨风情》、《笛语情思》等演奏专辑,受到了音乐演奏者的一致好评。他除了精通笛子之外,还掌握箫、口笛、葫芦丝、巴乌、排箫、竖笛、尺巴等10多种民族吹管乐器的演奏方法。
作为旁听生,毛镝的学籍一直得不到解决。2004年,张维良教授推荐毛镝在全国教委特别会议上演奏《花泣》,获得领导和评委一致好评。教委领导当即表态:“人才难得,修业期满,成绩合格,准予毕业。”至此,毛镝终于作为一名正式学生在中国音乐学院毕业。随后,他进入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成为一名笛子演奏员。
毛镝加入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后,先后出访了欧美亚非40多个国家和地区,所到之处,广受欢迎。他以演奏《花泣》、《天山笛声》、《秦川情》、《牧场欢歌》等名闻华夏,成为青年竹笛演奏家中的佼佼者。2004年,他参加雅典残奥会闭幕式中国演出。2005年,在人民大会堂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2006年,在悉尼歌剧院演奏笛子独奏名曲《幽兰逢春》而惊艳全场。2007年,随团赴美国巡演,首次用竹笛演奏爵士乐。2008年,在残奥会闭幕式上演奏《收获》,倾倒亿万观众,悠扬、细腻的笛声与现场的气势如虹交相辉映,他被誉为“奥运比赛之外的一枚艺术金牌”。2009年,出版笛子独奏专辑《天山笛声》。2010年,正式加入泰华天使艺术团,任笛子独奏演员。同年,他创立了中国首个盲人相声社团“闻笑轩”。
毛镝说相声是没有拜过师、学过艺的,他只是凭借对相声艺术的爱好,成立了全国首家盲人相声社团“闻笑轩”。社团成员大多是来自天津的,基本上全是盲人。
盲人相声表演,最大的难题是无法用眼神与观众交流,除此之外,演员表情和肢体语言往往欠缺。所有这些,对于盲人来说,在表演上感到太难了,有时根本做不到。有一次非正式演出,盲人演员周大永在台上挥舞手臂想突出效果,不承想,一挥手把立在前面的话筒打翻在地。还有一对盲人想尝试一下表演动作,没想到一扬手,一巴掌扇在了对方脸上。面对舞台表演所出现的失误,毛镝和他的伙伴们拼命练技巧、练基本功。他们只想靠自己的表演能力,给观众带来欢乐和愉悦。
毛镝说:“我们相声社团演出并不完全是为了赚钱,我们不是唱高调,我们就是为了让大家知道,我们残疾人,尤其是盲人,盲人是残疾人群体里最困难的一个群体,我们叫‘残中残’,要带给大家的正能量是令人欢乐的,我们并不是总是赚取大家的眼泪,我们更要赚取大家的欢笑。”有人喜欢看盲人说相声,这给毛镝带来很大的信心。
盲人也可播撒光明
去年下半年,他们在天津进行了一场公开演出。表演者都是盲人,表演的相声有经典的段子,也有他们自己创作的段子。在天津滨江道佳映影城演出时,门票每人仅收20元,残疾人及陪同人员可免费,现场检票也不严格,对盲人说相声感兴趣的就可以进去,演出有一大部分是公益性质的表演。
在毛镝的组织下,经过认真准备,闻笑轩积攒了80多个可以表演的段子,并开始筹划专场演出。
从去年开始,毛镝的团队每周六都要在和平文化宫进行演出。为了支持这些盲人演员,文化宫同意免费使用场地。有了表演的舞台,毛镝团队心存感激,他们十分重视每一个节目的演出。不论台下有多少观众,也不管是刮风下雨,演员们都会早早到场,把舞台清理干净,把照明灯布景灯擦亮,穿上整洁的演出服,细心地化好装,等待演出。开演后,相声演员与台下观众互动,毛镝在台上坐镇指挥,台上笑声朗朗,台下掌声阵阵。他们想到的是,一定要表演好,要对得起前来观看表演的观众。
毛镝选择在天津表演,天津也是“曲艺之乡”。天津人笑点高,但是,也必须有好节目来吸引观众。闻笑轩正式开演以来,场场顺利。开场时,毛镝把自己的绝活儿展示出来,以笛子演奏开场,再融入快板书或者评剧等表演形式,改变了传统的相声表演开场风格,令人耳目一新。他还在相声中加入笛子演奏、钢琴演奏,并设计一些音乐包袱和笑料,表演中给人们欢快、搞笑、喜乐的享受,很好地弥补了盲人说相声中眼神的不足之处。相声作为语言艺术,需要说唱与音乐结合,才能表现出整体效果,毛镝正在探索这一方法,他希望能找到令观众满意的办法。
为了提高知名度,毛镝坚持每天发布消息,还与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合作,将演出的相声录制后到电台播放。毛镝不喜欢别人的怜悯,也不认同自己是在自强不息。他只相信:残疾人虽然不幸运,生活不方便,但是,每天都会碰到开心的事,就是很幸福的事;盲人虽然看不到光明,但是,可以播撒光明,照亮他人的心房。
毛镝说:“上苍是公平的,在为你关上一扇门时,也为你打开一扇窗。人的一生会遇到无数的困难,只要你肯努力前行,你就能沐浴在阳光里,心花盛开。”《中国国门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