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能立)“难得糊涂”这句名言出自清朝“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之口。郑燮是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字克柔,号板桥,自称板桥居士。郑板桥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郑板桥这样聪明绝顶的人,为什么要劝世人难得糊涂的呢?有人分析认为:“可能有两种含意,一方面似有鉴于官场中的糊涂,他难得那种糊涂,只有及早抽身。另一方面当系看透世态,为免多惹烦恼,不妨糊涂一点。他能保全这种糊涂,也算得是可人了。”
笔者对于郑板桥先生的这句名言的认知,经历了一波三折。当笔者走入职场十年左右的时候,认为郑板桥先生的这句名言无比正确,因为这种“难得糊涂”的言行,能够很容易与周围人搞好关系。当笔者40岁左右决定以寻求智性发展为“重生”的时候,对这句名言大为光火,这不是赤裸裸地反智的么?本来准备无知地写一篇博文批评郑板桥先生这句名言的,但由于各种原因迟迟没有献丑。随着笔者开始琢磨自然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自然语言与数学及科学之间的关系,突然发现“难得糊涂”对于中国人中的“青少年天才”和“睿智的中老年人”,都是无比正确。不少读者看到这里,肯定惊诧:此言怎讲?
要解释清楚其中的原委,需要界定“青少年天才”和“睿智的中老年人”是两个什么样的群体。“青少年天才”是指这类青少年远比同龄人爱学习,爱思考问题,阅读量极大。笔者曾经在某网站见到一个“阅读霸”,一个小学生年龄的孩子,居然阅读了上千本各类书籍。“睿智的中老年人”是指这类中老年人不再那么热衷名利,喜欢广泛阅读和思考问题。
如果提出一个问题:中华民族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许多人也许脱口而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是一个勇敢、善良、勤劳的民族。就笔者所受的教育和人生阅历,很少见到有从思维方式方面来对中华民族的特征界定的。笔者通过一段时间的认真学习和琢磨,发现汉语是一种结构性、关联性、集合性和抽象性等方面都很差的自然语言[2]。自然语言是人的思维的产物,反过来自然语言也“格式化”人的思维。不难发现,包括笔者在内的中国人,其思维特征也表现出:非结构性、非关联性、非集合性和非抽象性。
正是中华民族的思维体现出“非结构性、非关联性、非集合性和非抽象性”,导致中华民族缺乏两个最关键的“思维基因”:形式逻辑和实证。中国人看待一个人的学问的高深,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全然不顾这么多丰富的知识之间的形式逻辑和实证的关联性。显然,一个婴儿不会有什么文字式的知识的,那么,“学富五车”这么多知识是怎么进入到“中国式智者”的脑袋的呢?仔细推敲这些知识是通过“压”和“吸”进入到中国人脑袋的。“压”就是中国历朝历代的专制者采用奴化教育,将圣上认可的愚民知识,硬压到老百姓脑袋里面。“吸”就是学习者仅仅凭个人喜好决定是否吸收某些知识。这部分知识是通过学习者的感性认知进入到学习者的脑袋的。不论这些知识是通过什么方式进到中国人大脑的,但是,都是处于游离状态。知识点(命题)与知识点(命题)之间彼此隔离。
在科学诞生以前,也就是人类出于中世纪时期,不论中外,学习知识都是通过愚民教育和个人情感喜欢式学习。笔者将通过这两种方式学习建构的大脑,称为“中世纪大脑”。人类文明随着欧洲文艺复兴运动,诞生出科学,从此人类通过人性教育和科学性教育,将中世纪大脑进化为“现代大脑”。
从脑袋储备的知识来看,“中世纪大脑”和“现代大脑”有如下区别:
1、“中世纪大脑”的知识来源:一是统治者采取愚民教育,威逼利诱将知识(真知和伪知,伪知的浓度远远超过真知的浓度)硬塞进被教育者的脑袋;二是被教育者被统治阶级将其头脑教育成为呆滞状态后,已经丧失鉴别真知与伪知的能力,于是,只能依靠个人情感喜好来吸收各种知识,喜好的知识,吸收到大脑,不喜欢的知识,就排除在大脑之外。知识学习也存在“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效应。长时间接受愚民教育的被教育者,就会从情感上产生对愚民知识的喜好,于是就会更加喜欢吸收愚民知识。中国儒家愚民教育就是典型的案例。通过这种方式建构的脑袋,其伪知浓度极高,真知浓度极低(因为存在生存压力,这种压力能够少许破坏统治者的愚民教育,让真知也能有少许进入到人脑之中)。
2、“现代大脑”的知识来源:一是现代人性教育,其中包括对上帝的信仰、自由、人权、民主、法治、普爱等普世价值观;二是像笛卡尔那样,以“我思故我是”为知识起点,始终对所接触到的知识,采用形式逻辑和科学实证来检验,凡是能够通过这种检验的知识,才能视为真知。否则,一律加以质疑。通过这种方式建构的脑袋,其真知浓度极高,伪知浓度极低(因为检验存在不彻底性,伪知还是有少许像漏网之鱼,进入到人脑之中)。
3、“中世纪大脑”吸收的知识,伪知占有绝对统治地位。伪知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存在“形式逻辑和科学实证”这样的关联,因此,大量的伪知进入大脑之后,就处于“失联”状态。伪知吸收越多,这种“失联”效应越大,人脑就会越来越呆滞。
4、“现代大脑”吸收的知识,真知占有绝对统治地位。真知本身就是通过“形式逻辑和科学实证”方式被大脑吸收的,因此,真知知识点在大脑之中,不会彼此“失联”,仍然是处于彼此“关联”的状态。真知吸收越多,这种“关联”效应越大,人脑就会越来越有智性和创新性。
对于国人采用情感喜好式吸收知识,这里有一个小朋友学习的实例。前两天,我丫头兴奋地告诉我:“爸爸,我们班大队委告诉我:用手拍胳膊,如果出现了黑点点,就是有毒的东西”。我正色地告诉 孩子:“这个看法不符合科学”。这个大队委,真的是一个“小学霸”式孩子,很有天赋,经常双百分什么的。但是,这个孩子的父母虽然都是博士学历,但非常喜爱“中国元素”(中医思维、汉语和传统文化),导致这个孩子目前仍然继续重复中国有天赋孩子成长悲剧之路--采用个人情感喜好方式,吸收了大量的伪知识。这也是为什么小学阶段,很喜欢阅读的孩子,小学阶段成绩出色,中学阶段急剧下降的原因所在。对于我的家庭教育而言,我肯定是要竭尽所能,防止孩子吸收这类伪科学知识。
由于“中国元素”(中医思维、汉语和传统文化),一方面,无法甄别真知和伪知;另外一方面,即使是真知,也是死记硬背吸收的。因此,如果采用“中国元素”来读书的话,那么,越是有天赋的人,越是喜欢强记博闻的人,所受的伤害越大。现实生活中,笔者见到多个这样不幸的案例。其中有一个是一个不到10岁的小男孩,这个小男孩听过笔者的一次科普讲座,通过交流,笔者发现这个小男孩知识异常丰富,论辩问题,旁征博引,能让不明就里的人叹为观止。但是,仔细分析这个孩子的论辩过程,就会发现论辩缺乏逻辑性,用来论辩的知识的真实性无法保证。这个孩子的妈妈为了教育好孩子,在笔者的推荐之下,买了一本【美】Dennis Coon等著的《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知之路》。听这个妈妈介绍,这个孩子和妈妈一起学习这本心理学著作。有一次在学校课堂上,某老师讲到大脑的结构与功能,这个小男孩居然可以依据Coon的这本心理学名著,质疑老师讲错了。家长事后听老师介绍,还对自己孩子的表现感到非常欣喜。其实,这么小的孩子,怎么可能理解Coon的这本心理学名著的呢?这本著作本来是供大学本科生及以上的读者学习的,这么小的孩子去学习这类只能适合成人学习的著作,其结果只能是囫囵吞枣,凭强记博闻功夫记忆一些片段知识。长时间以这种方式学习,孩子很难不骄傲自大:看,我懂(其实,不是懂,是记忆)的这么多知识,不说什么小伙伴,就是你们家长也没有我懂的多。这个家长因为是学中国式文科出身,科学素养很有限,难以真正理解科学教育的本质。她也许做梦也没有想到,正是她这样不分青红皂白鼓励孩子大量采用“中国元素”来学习,导致孩子思维乱套了,从而带来孩子各种行为方面的问题。还有一个例子就是一位本科生。在当下的中国流行快速成功,缺乏思考的背景下,这位本科生思考问题的深入和复杂度远远超过一般大学生。笔者与其交流,得知这位本科生也非常喜欢阅读。于是,我就向其抛出一个问题:“你判断一个命题的对错,是什么标准?”,这个本科生一方面回答:“辩证法是我判断事物值得不值得的标准之一”,另外一方面又说:“我的数据库里没有标准,只有此消批长的自我互搏”。开始我以为这个本科生真的是那种正常情况下,热爱思考和学习的学生。后来从他讲的“我恨啊,我恨自己想了那么明白,却只能是受制于我得能力,不能成为一个审判者”,我才感受到这个本科生的思维有些不正常了。
上面这些案例中的学生,看上去都是“学富五车”,广泛阅读,采用强记博闻吸收了很多知识。当然,其中不乏大量的伪知识。即使对于真知而言,由于是采用“中国元素”式学习,从而导致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缺乏形式逻辑和实证的关联性。这种不讲形式逻辑和实证的学习方式,很容易导致自己生活在自己建构的世界里面。这种建构的结果就是:我不能被周围人所理解。因为,“我”的知识远远比周围人多,本来凭知识的丰富程度,“我”理所当然是“审判者”。现在,“我”不仅没有成为“审判者”,连被周围人接纳都没有实现,内心能不煎吗?久而久之,情绪、心理方面能不出问题吗?不少孩子就是这样读书读偏了,导致行为产生严重偏差。
虽然我们民族当下物质生活很大程度现代化了,但是由于没有采用数学和科学,对“中国元素”(中医思维、汉语和传统文化)进行过革命,中国历史上的启蒙运动,因为救亡图存而夭折,因此,我们民族大脑整体上还是“中世纪大脑”这种状态。正因前面所述那样,采用“中国元素”读书,越是有天赋的人,越是喜爱阅读的人,所受的伤害越大,严重者将会导致心智出现问题,从而引发行为问题。笔者真诚地对喜爱“中国元素”,且喜欢阅读学习的同胞们说:“还是时不时想一下郑板桥所言的‘难得糊涂’,少读书,多与人交往,多多去大自然走走,乐山乐水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