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杰)一个社会的文化在于教育,文化交流和创造,而经济实力在于技术发明和产业创新。
在以色列的教育,以思维活力和思辨能力,以及实验技术操作的敏捷为特征。在德国的教育,以精益求精的实验数据分析和处理,以及规模化数量实验等为特征。在英国的教育,以文献的查阅、理解和实验设计与表达能力为特征。中国的教育,以课本知识的准确和知识量,以及实验技能和写作与考试技巧等为特征。(以个人经历和感受为例)
学校教育理念的差异,以及家庭和社区的宗教、人文等教育不同,导致一个社会的文化差异,而一个社会的选拔、选举和筛选人才的管理体制等差异,又导致创造能力、创新能力的差异。
地理气候、环境和饮食营养、社会氛围等都会影响人的认知、行为和智能的发展,而这个自然环境早已经是人化环境,环境是否建设的优美、是否足够绿化空间等,都会影响人的智能和情操。
崇尚英雄的文化与追求一致的文化,以套理论和公式的思维方式与从客观事实探寻理论和规律的方法,从传统文化启迪、诠释而发展新思维的路径与用现代科学或理论解释古已有之的方向,都会导致不同的社会和文化形态。
教育、研究和媒体等构成文化体系,资源、制造与商业等构成产业体系,法律、金融与管理等构成制度体系。研究、制造和金融体制,决定一个社会是否创新型模式。
农耕文明,财富来自种植和养殖产业,以及手工业作坊,工业文明,使手工业转换到机械化、动力化和自动化的规模制造工业。工业制造,在于技术发明、产品设计,而这需要投入研发,重大和突破性的项目或课题,需要持续投入和推进研发,而这恰是中国科学和技术体制的软肋。
经历几年的实践和科技园、工业园等考察和研究,以引进现成领域或技术和时常转换时新课题或项目等模式,要么在产权上不完备,要么在产品的开发上不完整,以论文或专利数量或引用率等衡量不了市场价值和利润空间的前景。
一个科学课题或产业项目,一旦立项就应该有后续的拓展或深度推进投入研发,如果更换课题也必须重新论证;然而,就所了解的情况,很多只是资助了个开头,尚无深入展开就浅尝辄止或更换项目,实际上反而造成了损失或失去了创新的初衷。
因而,要想建立强大的科学和技术实力的强国,就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革,使得基金、投资的体制推进科学和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因为,战争是夺取财富,而商业和金融是财富的重新分配,资源型和房地产、加工型经济模式,支撑不了一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专精深入和持续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也可以防止左顾右盼或学术和商业道德或一窝蜂跟风等问题,而且,制造实业的高技术型经济,才是强国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