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唯硕)在我成长的岁月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从学校、报纸和长辈那里了解到不少名人名言。当年不像今天的社会更多强调个性发展,甚至在胡乱解读经典时,用“这是我的解读”一类的说法当作遮羞布。
那个年代名人名言曾经很流行,包括在学校的走廊甚至校园的碑上,悬挂和雕刻着名人画像以及他们的励志名言,例如高尔基的看见书记就像饥饿的人看见面包,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等等(不是原话,只是大概意思)。名人名言汇编成的书籍,在新华书店里也不少见。
上述高尔基和培根的例子都是外国人的名言,尽管在翻译的过程不够精确可能导致某些微妙意思的丢失或改变,但对于上述那些比较直白的名言,主要意思应当不差。而对于某些从一首古诗或者一大段话中摘出来的名言,如果仔细去读原作,发现全文与摘出来的名言所要表述的内容、格调上都有不小的差异。
珍惜时光的名人名言比较多见。例如,来自《明日歌》的“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通俗易懂,作为惜时的名言不容易误读。但来自陶渊明的一首诗中的“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几句,虽然也有感叹时光飞逝之意,细读陶诗却不是单纯地劝年轻人珍惜时光,而是慨叹人生无常、生命短暂,充满了人生的苦涩体验。
原诗抄录如下(其中一句我读到的版本是“流落成兄弟”,网上多见“落地为兄弟”,存疑):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流落成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另一些误读则来自于通假或者随时代变迁某些字词含意的变化。
常见俗语的“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被认为可能来自对《增广贤文》中“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的误读。但也有说法这句俗语源自元杂剧中的“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反映了草根对当时社会不满的体现,而后世维护正统的儒生又把这句话改变为“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一语,因1971年毛泽东在林彪北逃时使用该语而广为人知,但其中的“娘要嫁人”的含义让人疑惑。其实该语中的娘指的是姑娘。出现这样的误读与通假字有关。据宁波大学文学院周志锋先生的考证,古代有孃与娘二字,孃指母亲,而娘指少女。后来二字混用,而娘渐渐发展成仅指代母亲,遂使该俗语产生了如此奇异的效果。
还有一些误读则更复杂,涉及对古代思想文化的理解。
我曾经于2008年到孔孟之乡曲阜和邹城,参观了“至圣”和“亚圣”的故居与庙宇,期间纠正了我对于孔孟思想的误读。本来我以为常常讲儒家思想称之为“孔孟之道”,那么二者应当是一脉相承的。然而令我惭愧的是,其实他们的思想差别很大。
生活年代前后相差一百多年的这两位儒家代表人物,“待遇”相差很大。孔子除了当初生活过的鲁国在其去世后封为“尼父”,就是从两汉、隋、唐一路下来不断加码地增加封号和祭祀等级,直到宋朝首次出现至圣字眼的“至圣文宣王”封号,以及元朝出现了我们比较熟悉的“大成至圣文宣王”封号。而孟子到元朝才有了“邹国亚圣公”的称号,到明朝被封为“亚圣”。
为何历代统治者对于孟子如此不“感冒”?恐怕主要是因为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类思想,而孔子的“正名”等思想,无疑会让统治者感到舒服。到了明朝,虽然由于宋代朱熹编《四书》将《孟子》的地位提高到了仅次于《论语》的儒家经典地位,到了明朝朱元璋编的《孟子节文》,还是删掉了《孟子》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对统治者不敬的字句。
上述对古文和古人误读的例子算抛砖引玉,欢迎博友指正、补充。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9934-819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