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小品屋 > 明星资讯 > 说说《金瓶梅》里面的官场
《金瓶梅》武松一案中的司法黑暗
发布时间:2014-08-18

  (文/胡懋仁)《金瓶梅》写武松要给其兄报仇一折,很能反映当时司法黑暗的情形。武松出差回来,得知武大死讯,经多方查问,知道了实情。武松也很想走正常的司法程序,找到县官,要起诉西门庆和潘金莲。书中写道。清河县上下,从知县,到县丞,到主簿,到吏典,上下多是与西门庆有首尾。就是都跟西门庆有勾连。所以官吏通同计较这件事,难以问理。意思是知县与下面的小吏共同商议,也算计不出什么正当的办法来。于是知县就出来,对武松说,你是本院都头,难道不懂法吗?自古道,捉奸见双,捉贼见赃,杀人见伤。武大的尸首已经没了,你也没捉得西门庆与潘金莲的奸,你只凭郓哥儿的口内言语,就说他们杀人,这也不能算是公道,忒偏了吧?你不可造次,要自己想好了,当行即行,当止即止。武松说,这是实情,不是我捏造出来的。知县说,等我从长计议,可行的时候,我自与你拿人。

 

  早就有人把情况报知西门庆。西门庆就差遣来保、来旺二人,袖里装着银两,到官府打点官吏,上上下下都买通了。第二天一早,武松早早来到县衙,催逼拿人。但这知县,贪图贿赂,把武松的状子扔了下来,说,武二,你不要听外人挑拨,跟西门庆作对头。这件事欠明白,难以问清。圣人说,经目之事,犹恐未真;背后之言,岂能全信?你不可一时造次。吏典在旁边帮腔说,都头,你也是懂得法律的,凡人命之事,须要尸、伤、病、物、踪五件事俱全,方可推问。你那哥哥尸首又没了。怎生问案?武松说,既然长官不准我的起诉,你们还都有理,只好捡起自己的状纸。回到住处,不同仰天长叹,咬牙切齿。
 

  武松已经绝了走司法程序的念头,一个心眼去找西门庆算账。去了西门庆开的药铺,伙计说西门庆不在。武松揪住伙计不放,抬手要揍这个伙计。伙计吓坏了赶紧说,西门庆刚和一个朋友去狮子楼喝酒去了。这个朋友是个皂隶,诨名李外传,经常兜揽讼事,两头赚钱。如果有两家告状,他就给两家串通消息,或者帮他们向官吏打点,这样来两头赚钱。
 

  头一天,李外传从县里得知知县打回武松的状子,就赶紧跑来给西门庆报信。西门庆就请李外传在酒楼喝酒,还给他五两银子。正喝酒间,西门庆从窗里向楼下张望,忽然看见武松气势汹汹来到酒楼,就知来者不善。西门庆就跟李外传说,要去更衣,从酒楼后窗,纵身一跳,顺着山墙跳到别人家的后院,赶紧跑了。武松进了酒楼,只看见一个人坐在桌前,旁边两个唱曲的粉头,便问,西门庆在哪里?那人一见武松来了,慌得说不出话来,还直在那儿犯愣。武松踢倒桌子,一拳打去,李外传跳起来,站在凳子上,后面就是窗户。武松提起他的双脚,从窗户里把李外传扔到当街之上。武松下楼又兜档踢了他两脚。这人就没气了。
 

  因犯命案,知县命人拿了武松,说你为什么凭白无故打死了人。武松讲了经过,说是误伤。知县说,他是县中皂隶,你怎么会不认识?你还不从实招来,知县说,人是苦虫,不打不成。两边闪出三四个皂隶衙役,抱来许多刑具,把武松拖翻,雨点般打了二十多板子。武松说,我太冤了,说小人平日也与相公(指知县)用力效劳,你也应看在我劳苦的份上,不要用这般苦刑了吧。知县听了,更加恼怒,又给武松用了拶刑。这种所谓拶刑,就等于给手指头上夹棍,十分痛苦。知县为什么对武松下此狠手,只因为日前,西门庆已经给知县很多贿赂。送给知县一副金银酒器,还有五十两雪花银。上下吏典也使了许多钱。
 

  知县把武松定为与人为分钱不均而争斗,导致斗殴致人死亡。并给东平府写上文书,这就是把案情上报了。书中写道,东平府尹陈文昭,是个清官。陈文昭把武松唤来询问,武松只是喊冤。府尹陈文昭当着武松的面说,你那知县,为什么这等任情卖法。还把武松的招供都改了。说武松为兄报仇,误打死李外传。他也是个有义的烈汉,比平常杀人案件不同。陈文昭还给清河县知县行文,说应该把恶霸西门庆、武松之嫂潘金莲,以及王婆等人都要勘问明白。
 

  西门庆听到东平府尹陈文昭如此行判,心里有点慌。但知道陈是清官,不敢来打点。就央求亲家到东京,给杨提督下书,再转给蔡太师。这大约是指蔡京。蔡太师怕对李知县不利,专门给陈文昭写信,不提西门庆潘金莲。这陈文昭是蔡京的门生,所以这个人情不能不接受。也就不再问武松是否冤屈,只把武松免死,刺配二千里充军。其他一干人都释放回家。最后给武松脸上刺了金字,发配沧州。
 

  《金瓶梅》说是写的宋朝,实际写的是明朝。以上一折就是说的明朝司法黑暗的一个例子。就连所谓清官陈文昭,也不过如此。如果没有陈文昭,那知县一定是要处死武松的,因为西门庆和潘金莲是一心要让武松死的。使了那么多钱财,武松哪里还有活路?
 

  《金瓶梅》的这一段描写,比起《水浒》中所写武松斗杀西门庆要生动,也要深刻得多。虽说都是小说,但《金瓶梅》里这一段似乎更具真实性。《水浒》中,武松斗杀西门庆像是一段神话,而在《金瓶梅》里,这就是现实。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820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