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小品屋 > 明星资讯 > 从黄金时代到呼兰河传
终于观看到期待已久的《黄金时代》
发布时间:2014-09-30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意去;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意去;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的世界里,我不愿意去。
 

  我只愿蓬勃生活在此时此刻,
 

  无所谓去哪,无所谓见谁,
 

  那些我将要去的地方,
 

  都是我从未谋面的故乡,
 

  那些我将要见的人,
 

  都会成为我的朋友。
 

  ——《黄金时代》
 

  9月27日晚超前点映,终于观看到期待已久的《黄金时代》了。随着上映日期的临近,《黄金时代》在网上的评分一路下跌,许多看过点映的人都对这部电影评价不高,所以坐在电影院里很紧张,真的害怕会跟其他人说的观感一样呢。
 

  结果是真的。三小时的电影,感觉太长了,又是夜场,最后忍不住打了两个呵欠。导演并没有按照正常的叙事结构展开,而是不断地借他人之口去讲述他人眼中的萧红,一个客观的萧红。片段式的萧红的一生,用各种各样的旁观者的独白串起来,纪录片式的手法,很不适应。电影中对萧红生命中一些重要转折也未作出猜想和解释,只是如实地说“由于她的作品里从未提及或生前从未向身边朋友透露,所以我们也无从得知”。比如为了逃脱家庭指定的婚姻,萧红为什么在私奔后又回去投奔他的未婚夫呢?萧红和萧军究竟是因为什么分歧而分道扬镳了呢?导演未敢妄加揣测,可能萧粉众多,万一揣测地不合读者心意,恐怕会招来一世骂名吧。
 

  除了萧红,电影还给我们描绘了一批左翼作家的群生像:丁玲、聂绀弩、胡风、骆宾基、白朗、罗烽、舒群、蒋锡金……等等。不过他们都是萧红生命中的过客,篇幅不多,对他们的作品也接触不多,所以也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我最不满的角色就数鲁迅了。王志文扮演的鲁迅实在是太王志文了,以至于他一开口说话我就出戏了。总觉得他那样慢声慢调地讲话,一点也不像我心目中的鲁迅,跟其他电视剧里的王志文一个模样。我总觉得,心目中的鲁迅先生平常讲话都应该是带着横眉冷对的表情和义愤填膺的语气,呵呵。也许导演想还原一个生活中的鲁迅,所以给他安排的台词都很生活化的,比如戏中鲁迅说“小孩(暗指周海婴)虽然好玩但是时间长了也很厌烦的”之类的话。真是囧。
 

  说实话,几个月前,我还在固执地认为萧红只是一个喜爱文学的热血青年,仅此而已。之所以会名垂中国现代文学史,一半是由于她左翼作家身份的缘故,另一半就是因为她傍上鲁迅这位名师了。加上她的个人经历实在奇葩,私奔、被弃、投靠未婚夫、被弃、怀着未婚夫的孩子与萧军结婚、怀着萧军的孩子与端木蕻良结婚,最后英年早逝,客死异乡,葬于香港浅水湾……她的个人经历如同小说般曲折。更让人生气的是,她为求文学上的指导,经常出入鲁迅先生的家中,连许广平最后都反感了。对于破坏鲁迅家庭关系这点,我是最不能接受的。
 

  所以,当得知许鞍华要导演一部由汤唯主演萧红的电影时,心里非常纠结。一个我喜欢的人去演我不喜欢的人,这电影到底要不要去看呢?而且还是我喜欢的人导演的。这个已经逝世大半个世纪的女性怎会有如此之大的魅力让后人倾倒?想来民国女作家那么多,为什么独独要拍她呢?前两年出过一部萧红的传记电影,到现在都还没看一眼,为什么还有人愿意前赴后继乐此不疲地去讲述和记录她的故事呢?
 

  不过,因为一个作家的私生活就否定她的作品是可耻的。没有读过一个作家的任何作品就否定这个作家的文学成就,也是可耻的。加之夏志清先生也表示,《中国现代小说史》里没有收录萧红的作品是他最大的遗憾,因为他在写完这本书后才读到萧红的《呼兰河传》。又听闻,小学时学的《火烧云》课文就是出自萧红的《呼兰河传》,更是诧异。原来我们小学时候就有课文摘自经典名著,我对这篇课文印象可深了,是某一年开学第一篇的看图课文,记得里面描写的火烧云一会像马一会像狗,各种颜色,最要命的是,学完之后最后要求背诵全文。于是我决心一定要好好拜读一下《呼兰河传》,也算是为看电影积累些背景知识。
 

  想来从来没有为了一部电影而去专门看书,只有因为看了书而想去看看电影拍得如何。读书的目的性这么强,这是第一次。
 

  《呼兰河传》,光看名字,以为是乡土文学类型的小说,会像字典一样厚的大部头,里面充斥着对封建主义或者帝国列强的讽刺与痛诉,心里甚至预先做好了如果看不下去也要死磕到底的决心,生怕电影上映时自己无法理解其中的背景和深义。待翻开书页后,才发现《呼兰河传》并不像真正意义上的小说,更像是一篇很长、很长、很长的自传性质的散文。呼兰河是东北的一个普通小县城,是萧红出生并成长的地方,小县城里有常年无人修理的大泥坑子、有经营着各种营生的店铺、有盂兰节的灯会,有热热闹闹的野戏台子。篇幅最长的是自家的后园,还有祖父。她用一个小女孩的视角仔细地观察着这个世界,冷冷的,不知道是故意的,还是真的出于无奈。
 

  团圆媳妇来了、团圆媳妇被打了、团圆媳妇傻了、团圆媳妇病了、团圆媳妇死了;有二伯偷东西、有二伯死不承认、有二伯又偷东西、有二伯又死不承认、有二伯闹自杀、有二伯没自杀成、有二伯又闹自杀、有二伯又没自杀成;冯歪嘴子一个人乐呵乐呵、冯歪嘴子一个人自言自语、冯歪嘴子突然有娃了、冯歪嘴子有媳妇了、冯歪嘴子努力挣钱、冯歪嘴子又有娃了、冯歪嘴子媳妇没了、冯歪嘴子的两个娃长大了……
 

  仿佛呼兰河城里的人都生活在一个封闭独立的世界里,不与外界沟通交流,自成一个社会,人们一代一代都过着循环往复的生活,没有尽头,也没有人尝试改变生活,好像这种循环往复就是生活本身,生活本该就是这样循环往复的。印象最深的,就是她跟着爷爷学念诗。爷爷念一句,她念一句:
 

  “少小离家老大回”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乡音无改鬓毛衰”
 

  她不解其意,就问爷爷:
 

  “为什么少小要离家呢?离开家去哪里呢?我长大以后也要离开家吗?”一语成谶。她未曾想到,长大以后真得会离开家乡,哈尔滨、青岛、上海、东京、武汉、山西、重庆、香港……四处辗转,颠沛流离,却再也没有“老大回”。

 

  萧红用孩童般的语言记录着这个世界,她的文字画面感非常强,仿佛那些人物就在你身边,仿佛那些事情你都曾亲历。她对生活的观察非常仔细,描写也很细致。包括她那篇《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在鲁迅去世多年后,依然能将当年与鲁迅先生交往的细节记得那么清楚,历历在目。奇怪她怎么会有这么惊人的观察力和记忆力呢。
 

  读完《呼兰河传》,彻底对萧红刮目相看。她未经雕琢的文字,无任何写作技巧矫饰,亦无激动而悲愤的情绪,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自成风格。我想,许多人喜欢她的文字,可能是因为他们从来不知道一个小女孩是怎么看待这个世界的吧,读《呼兰河传》可以体验一下。
 

  有一点我想不明白的是,常看到有人说最喜欢的民国女作家就是萧红和张爱玲。萧红的《呼兰河传》固然不错,但也不至于到了可以与张爱玲比肩的程度吧。以前读过林海音的《城南旧事》片段,感觉这两本书的内容有点像呢,都是用小女孩的视角去追忆童年的生活,童年的人、童年的事、童年的物。可为什么萧红的名声这么大呢?同样未经雕饰的语言,一个背景是小县城,一个背景是北平城,萧红的文字更显悲凉。难道正是因为这种悲凉,《呼兰河传》的文学价值才更高?不过萧红和张爱玲这两大才女还是有交集的,电影播放萧红生命的最后阶段,也就是萧红在香港的日子,遇到了太平洋战争,日本轰炸香港,不久香港沦陷。当时张爱玲也正在香港求学哦,正是因为遇上太平洋战争,学校都停学了,张爱玲回到了上海开始了作家的生活。哈哈,一个才女逝去的同时,另一个才女也开始崭露头角喽。所以民国文坛上,总不乏好作品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