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salomekuroro)看指环王三部曲还是在大学时代(一下子就暴露年龄了啊),看霍比特人前两部也就是这两年的事儿,有一点我十分确定,那就是这3+2=5的漫长旅程都承认小人物对历史进程结结实实的参与,没有哪一部是国王叙事。
所以这最后一部霍比特人看得我满腹狐疑——的确,个人对于历史的见解可以在长达十数年时间跨度中的某个节点发生重大转变。比如,十数年前我眼里只有银英中莱因哈特的光彩夺目,十数年后黄金狮子帝国只剩下了虚浮动机和各种穷兵黩武,帝国一方使用的语言还常常令人想起大河剧;十数年前同盟给我留下的印象只是难看的舰船,十数年后同盟一方的台词却能让我不时会心一笑——虽然,总体而言该作中偶然在历史中的作用好像有夸大之嫌。——然而,像霍比特人这样的由集体创作的作品,在短短的一年间,竟会突然从小人物叙事转向国王叙事,实在是令人感到匪夷所思呀!如果说这样的转变是经受了不应有的外力,那这是如何邪恶的外力呢?
我敢肯定五军之战中king这个词出现过不下五次,我怀疑3+2中加起来总共有没有5次。事实上,除了阿拉贡加冕那回,我不记得有在3+2中听到过king这个词,可见这个词在3+2中虚弱的存在感。受到原著的限制(毕竟,托尔金是在有君主和帝国背景之地、在有国王、贵族存在的史诗系统影响之下,写下了指环王和霍比特人),电影再怎么改编,总是得有king们的,不过,我清楚地记得,在指环王第三部中,阿拉贡尽管行的是领袖之事,但其作为king后裔的色彩非常淡薄;并且到了最后关头,是弗罗多与汤姆为斗争画上休止符。而在五军之战中,比尔博的戏份和作用无疑遭到了削弱;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甘道夫在3+2中一直都信赖和感谢小人物,到了这一部的末尾却居然在嘲笑比尔博的小人物身份——霍比特人三部曲的终曲,真是如何对得起这个系列的标题!
虽然一直没有读托尔金的原著,但改编后的3+2已经证明,指环王系列属于它的时代。托尔金自己曾说这个系列和二战没什么关系,但这丝毫不影响生活在今日的读者在观看3+2时不断回想起那个时代。从这个角度说,作品意义不由作者,作品必以某种形式属于它的时代,读者反应决定作品样貌,等等说法,无疑有合理之处。五军之战是个国王叙事,所以我实在没法给它好评,但我想还是别给差评了,因为除了国王与血统的元素,它毕竟仍让我想起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描述的二战——那是一段死敌暂时捐弃前嫌,联手抵抗纳粹的历史。五军之战颇有点像霍氏所言的抵抗纳粹力量中的保守派,它在和平时期令人十分讨厌,然而幸而在战时不曾与纳粹为伍。
不过,我得说强调血统血缘的保守思想一直就是不输纳粹的危险元素。正是“泥巴种”这样的词汇让危险的保守派聚集到伏地魔身边,而伏地魔甚至不必是他自己所宣称的“纯种”巫师。
正经话都说完了,不来点不正经的如何对得起这正经总被嘲笑的时代。老实说看到精灵王子踩着下落的石块勇斗地心引力、索林和总头目大战那会儿,我竟产生了在看超级英雄片的错觉......这也算是作品属于时代了......整个三部曲也莫名让我想起英剧Merlin,此剧有king的中世纪骑士传说底流无疑令其在改编时束手束脚,虽然全剧大胆地让亚瑟娶了女仆出身的黑珍珠桂尼薇,而且亚瑟和他的魔术师之间也是基情四射,但到后期就免不了还是要按照传说塑造一个坏事的女巫,最后还得按照传说让亚瑟长眠,二十一世纪重现预言与命运的剧,总是像二十一世纪的忠君片一样让人感觉十分不爽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