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小品屋 > 明星资讯 > 电视剧《何以笙箫默》如何
《何以笙箫默》剧评:嘈点再多也抵不住那真挚而温馨的何以爱情
发布时间:2015-01-28

  一、中毒何解
 

  (文/愁小多)最近好像中了一种叫何以的毒,每天上下班手机循环听的是《the road not taken》,每日19:30准时开启网络直播,看完又等零点预告。真想对自己说句:你是疯了才会任这电视如此的践踏!!分明有那么多的嘈点,这么多的不满意。然而,那一个少女心就好像沉寂很多年突然从垃圾堆里被翻了出来,红扑扑的跳动着、闪耀而招摇着。

 

  将就着拖沓又注水的剧情,将就着出戏的好像从隔壁一吻定情剧组乱入的“入江琛”和“赵琴子”;将就着各种硬植入广告的肆虐;全只为了换得一个忠于自己心声的不要小三、不要姐妹反目、不要狗血的“不愿将就”。就如同何以琛那样,明明说好的不愿将就。却为了赵默笙将就了她的生父母,将就她的第一次婚姻,将就她越来越放肆的小脾气;为什么呢?因为心里明白,为了那个心底最真挚最重要的“不将就”所有其他都是可以将就的。
 

  接触顾漫的第一本书是《微微一笑很倾城》,那时候几乎所有的网游上都可以看见这样的情侣ID芦苇微微VS一笑奈何,而读何以也只是连锁效应罢。其实,当年看《何以笙箫默》的时候真的不怎么喜欢赵默笙,总觉得这女娃太好命了,深深的嫉妒为啥好男人都被她碰上了呢?一个何以琛不够、再来一个应晖,明明什么都没做,除了会卖萌、会装傻、会发呆之外她还会啥?嗯,她会拍照。嗯,还会倒追男神。然而如今倒回来来看,突然发现能够十年如一日的不变一颗稚子之心、坚贞骄傲又执着的爱着所爱、无论他贫穷还是富有、都会不远万里寻觅的傻姑娘在这个现实世界里其实也已经绝迹,就和何以琛一样亿年难求。
 

  一开始听说何以要拍电视剧要让钟汉良和唐嫣搭档,当时心里咯噔了一下。唐嫣看她的戏不多,不过傻白甜的印象还是有的。另外一个么,虽说喜欢小哇也不少年头了,但都四十的人了怎么演大学戏份啊(顶锅盖)然而在片花出来的时候可算是放心了。那一屏一笑、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带入了那个属于80后的校园时代气息,真是不能更赞。
 

  然而,开播之后的伴随着网络收视率的破表,也引来了各种吐槽与撕逼,看着看着突然心痛起这些演员来。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生活的节奏也越来越快。有原作的东西招骂其实很正常,毕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赵默笙和何以琛;有微博的时代吐槽喷粪被习以为常,看那个明星不爽直接高喊XX滚出演艺圈、甚至拍个天安门照也能引来一群水军。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我有时候不禁问自己,我们究竟有多久没有静下心来慢慢的品味一份情感了呢?又有多久耐心的倾听过别人的声音?被各种莫名其妙的苦情、不负责任的宫斗与历史改编、过分夸大的抗日谍战、剑拔弩张的婆媳撕逼大战充斥强迫的我们,似乎失去了慢节奏下一个人坐在电视机前细细体会一份情感的宁静? 忠于原作了说是有声读书,不忠于原作了又说编剧不好。
 

  其实,任何作品的出现都会有优点和缺点,各花入各眼,不能指望全世界都是叫好声,但也同时不能期待没有瑕疵的完美。而然能够抓住人眼球,让人产生共鸣的作品一定有它好的意义。艺术,永远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一种存在。既然已经选择了这条被造梦的不归路,就别去想这个剧情到底合不合理、符不符合现实逻辑、因为这本身就是一部关于坚贞爱情的童话。便如顾漫所说的:世上美丽的情诗有很多,但是最幸福的一定是这一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二、说电视效应
 

  清水又YY的故事内容,却有着无人可比的烂漫情怀和一个永恒不变的稚子之心。你可以不喜欢她的风格却没法拒绝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抱着一颗所甚无几的少女心,陪伴她进入一个关于爱情的童话,毕竟谁都曾有过一颗年少的心,而在任何时间宣扬真、善、美都是绝不过时的话题。这就是顾漫的小说,也是一代或者几代人的青春记忆。
 

  当这个电视剧说是乌龟编剧的时候,我突然那么松了一口气。再怎么地亲妈属性是不会变的,而事实也证明了这部剧从头到尾都没有什么小三强势插入、也没有不浮夸、不复杂只不过是简简单单的讲了几段温馨感人的爱情。然而正是这样的剧情却在言情界、偶像剧界掀起了轩然大波,首先是剧中量少的台词和以表情决胜负的一幕幕经典场景的重现与以往电视偶像剧拍摄手法大相径庭的行业争议;其次是剧情拖沓缓慢与新旧角色风波;最后是破表的网络点击率与暧昧的删节效应。
 

  中国电视电影在不尊重编剧、不尊重原创、各种无逻辑无道德虐主角的道路上走了很多弯路,因为市场机制的不成熟,我们甚至没有以收视率为直接效应的周播剧(边拍边播)。而这几年终于有那么一些好剧出现,然仅仅只是一点希望。而今年的《何以》现象所带来的效应在我这里是非常乐观的。因为无论你如何吐槽这部电视,都无法否认它火了。因为谁也不能否认它已然成就了一个全民追剧、甚至是全民追预告的神话。而这恰恰说明了当中国电视电影进入了信息时代,不是场面宏大背景雄厚就能夺得较好的收视率与口碑;不是投资商砸钱营销手段过硬就能够一手遮天;观众已经可以用点击率与刷话题等各种方式回应他们,你们可以无责任的霸占电视屏幕,我们则可以有更多选择。

  尽管我们都知道它不够完美、然而所有的不完美都抵不过它美好而温暖的部分的吸引力。我可以相信甚至期待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个尊重编剧与尊重原著改编的偶像剧时代即将到来,或许会有一段时间的争议与矛盾,但是何以的火正是一种很好的证明。不管顾漫是否适合做编剧我们都要感谢她与二宝的劳苦用心,也同时要感谢所有为何以辛苦的台前幕后人员,这美好将会是很长一段时间中大家共同的回忆。
 

  三、说剧情设计
 

  这个世界有后妈就有亲妈,如果说匪我思存是言情界的后妈的话,那顾漫就算是不折不扣的亲妈了。今天晚上30集结束,果然不负众望的各种开启甜甜甜模式。整个故事设计基本没有为主角制定侮辱观众智商的小三、小四插入。就算和小说原著比多了点应晖伪造了离婚判决书、何以玫一直没放弃。然,怕什么呢?何以琛还是原来的何以琛,不管应晖怎么搅合他始终相信赵默笙,而赵默笙从来也没为何以琛以外的男人动过心。这已足够不是吗?套句话说,任何不以移情为目的小打小闹都是秀恩爱。
 

  可以说没有谁会比乌龟更能驾驭配角与剧情设计上的助攻能力了,就拿《何以》来说,赵默笙与何以琛从人设上来说其实就是变相的罗密欧与茱丽叶,这是多么悲情的人设呀,然而纵观全书我们基本看不见争锋相对、虐心虐情、相爱相杀的画面。小说女主甚至从头到尾都不知道自己最爱的俩个男人曾经有过怎么样的纠结与仇恨。取而代之的是温暖与感人的一次次等待与守候,唯一虐也不过是一个时间。然就算是这个时间,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一种助攻。
 

  为何如此说呢?我们可以设想一下,若是这个7年的时间如果被拿去的话,又会是什么情况呢?那时候的何以琛没有如今这般身经百战、沉着冷静兼腹黑;那时候的赵默笙的世界是纯白一片,还没有懂得隐忍、坚持与忍耐。那时候的何以玫幼稚、天真、自作多情。那么,谁能知道何以琛在知道赵默笙父亲是谁之后会做什么?就算他不做那么赵默笙的父亲又会如何呢?而万一赵默笙了解了这些事情后?或者何以玫不小心不经易的插一脚?... ...按照这样的套路来说的话,说真的我觉得这本子换个人去写的话,说不定又是一出三角虐恋、或是什么女主被女二陷害多年之后复仇归来、或是女主发现事情真相离家出走以身相许谁知被婆家各种迫害于是上演各种苦情戏。。。咳咳,我只是脑洞大开没事幻想下可以无视的-,-
 

  总而言之,因为没有人知道何以琛在知道赵默笙父亲是谁之后最初的那几年心中到底想的是什么。那么我们也无从得知,在一份得来容易的感情面前我们的何校草是否能够明白当时的赵默笙对于他的意义。而与此同时,那时的赵默笙还是没有经历过任何挫折的千金大小姐,在那样的情况下何以琛的反复是否会让这个乐天派却并没有什么安全感的女子在爱的旅程中越来越卑微?我们说初恋之所以容易破碎,不是因为用情不够深,而往往在于得来容易、年少轻狂总觉得少了他或者她世界不是依旧在转吗?而因为这样的心态则往往失去的是一辈子的悔恨与无奈。
 

  而在何以中,因为一段说不上误会的误会这对情侣直接跳过了最不成熟与最武断的年纪,直接将一个消失的谜团与一份难忘的记忆丢到了7年后去解决。而这样的一个心结也恰恰成为了联系赵默笙与何以琛那没法分割的纽带。有人说,其实何以琛和赵默笙从未分手。就如同何以琛自己说的,哪有一次情侣吵架就分手的案例呢?确实,何以琛在懊悔与愤恨中渡过了七年,赵默笙在期盼与恐惧中渡过了七年。然而他们俩谁都没有从这场爱情中走出来的原因也是因为某个少根筋的女人的“急流勇退”,甚至都没有说清楚到明白。而这样的一个不明不白的契机,也成就了何以琛与赵默笙痴情的借口与那个漫长而迷人的关于“不愿将就”的传奇。
 

  有时候,等待其实是需要一个借口的,试想一下如果何以琛知道三年前赵默笙结婚,又或者在赵默笙去美国之前就已经俩个人说清楚到明白的分手了,那么何以琛还会等吗?想想吧,在赵默笙告诉何以琛“我结婚了”的时候,他说了什么“赵默笙,我是疯了才会让你这样的践踏。”之后很久很久都没有再出现在她的面前,一直到胃出血住院,一个个神助攻们帮助后赵默笙才挽回的何以琛。所以,不要以为有爱就可以把男神分分钟领回家扯证,没有神助攻们集体发威就算你是赵默笙一样得不到何以琛。
 

  再说台词,众所周知这剧关键场景的台词有时候还不如歌词多,也为此各大媒体网站变着法的吐槽、总结加概况。什么把剧情变成KTV点歌台、什么还原小说的同时忽视编剧能力等等。然,我们依旧不能无视的是不光小说粉爱看这部戏,更多地没看过小说的人依旧对它欲罢不能!为什么?如果说只有台词才能够表达并让大家看懂的话,那么关注度还会这么高吗?那么若是没有台词大家也都能看懂并且看的很入迷的话,台词的多和少又有什么关系呢?山不在多有龙则灵,难道非要所有的电视都一个模式,所有的演员都和相声演员一样才算正常?在没有台词或台词很少的情况下,让演员通过面部表情、后期片段剪辑等来表达内心情感并直接与观众产生共鸣不正是这部剧独特与精妙之处吗,不然你凭什么让一群人追完直播还附带等零点预告?
 

  或许,这部剧确实有很多的不足与不完美,但是从剧情上来说绝对是美好的。而正是因为好本子的支撑才直接有了如今创造历史的成绩,我们说新事物的产生到被认可都是要有一个过程的,就让批评来得更猛烈些吧。争议与话题并存才是一部剧火起来最基本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