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四月的风)拉着两个朋友屁颠颠地跑到电影院去看了,两个朋友,一个说看完没感觉,一个说只有一两个地方有点感动。看着豆瓣的评论,感觉就像我们三个的评论一样,一部电影,每个人得到的结果都不一样。我比较容易入戏,以前看同学排练小品都看哭了,不过这不是重点,我不是什么影评家,作文不及格,不过我还是想说说这部电影。
缘起:
拉朋友去的时候,我跟他们说了,这是公益电影,咱就当给被拐儿童捐款了,然后我们就买了几包牛肉干和几瓶水进去了。电影开头讲的是一个妈妈街头找小孩,小孩似乎就是在街上丢的,提醒各位上街带小孩的朋友,街上自己的小孩要看好!有些悲剧是无法弥补的。接着是雷泽宽出场,不得不说,德华兄的演技快要出层次感了,从衣服到妆容,华哥真的很努力,只是后面几个群演不要笑就好了。然后是吴君如演的人贩子,这一段君如姐的装扮很像一个人贩子,但她老是皱着眉头干什么?人贩子通常都是“慈眉善目”的,不然怎么拐走小孩?拐走女婴这一段可以加上一段戏:女婴怎样被拐的,以及人贩子拐走女婴时“笑脸”的一面,在加上人贩子团伙交接的一幕。这样,开头完美足矣。
缘聚:
雷泽宽遇到了曾帅(毛雪峰),并且帮助他找到了亲生父母。井柏然出现的时候,相信大多数人脑子里就能意识到井柏然必然会和刘德华有某种联系,嗯,我也是这样想的,不过导演不干!她让刘先走,走就走吧,我正想鼓掌,这个桥段似乎不错,导演让他们在后面相聚了,不过后面的沙滩推架是怎么来的?难道井柏然一直在跟踪刘德华?跟踪的意图又是什么?这一段可以改成刘的摩托车彻底撞烂了,然后和井交谈的时候,井知道刘的遭遇,愿意送他一程,并且自己也有点想找父母,然后上路,最后刘跟井说,亲生父母肯定一直在找他,以自己亲身经历劝他一定要找到父母,这不就顺理成章了嘛?而且还能提升高度,比什么莫名其妙澡堂搭腿、洗车戏水的桥段充实多了。这一段还有一幕是吴君如去卖孩子,这时候完全可以提醒观众,让吴君如加一句话:“老板...买了这孩子吧,便宜点,3000块,反正现在买孩子又不犯法。”这样,片子又走向了一个高度,没有买就没有卖,强烈建议买卖同罪!
缘散:
雷泽宽和曾帅分别,是在曾帅找到了亲身父母后。大师说,你没有找到孩子,缘散。雷不甘心,雷要继续找,为了弥补当年“没有看好孩子”这个错误,十五年了,该受的罪的受了,其实要烘托伟大父亲这个形象我一点儿不反对,问题是可不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把人贩子也拉出来亮一亮,加一个人贩子被村民逮到然后殴打的情节怎么样?最后警察出现说交给法律来制裁,这不又上了一个档次了嘛?还有,可不可以提一下国外的关于儿童的保护法律,两岁可以离开监护人的视野吗?
缘灭:
影片最后,刘德华骑车继续上路。大师似是而非的回答,看起来好像影片又上了几个档次哦,可是刘说,他就想知道,他能不能找到孩子,观众也一样,我们就想知道,孩子找到了吗?能在结尾的时候再屏幕上打个被拐儿童或者丢失小孩的父母的网站吗?这样更多人都会看到,这样华仔的效应就达到了。最后,年轻妈妈因为孩子没有找到而跳江,能加句对白吗,就这样说:“孩子,都是妈妈的错,是妈妈没有看好你。”这样更能带动情绪。只可惜年轻妈妈不知道拐她小孩的人贩子已经抓到了,抓人贩子那段,很有意思,年轻小伙你是在拍美拍吗?这么解气的时候都没人上来给人贩子两巴掌?反正我是坐不住的。最最后,井柏然嫁给他姐姐了吗?
西里呼噜地说完了,我确定不是来吐槽的?不是,电影是因为华仔去看的,但我是散粉,就事论事,如果电影把重点放在故事本身,而不是华仔身上或许更好点。
演技方面:
华仔很努力,有突破。井柏然角色性格不明显,自然发挥一般。吴君如中规中矩。孙海英让我眼前一亮。看得泪流满面是性格原因,求轻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