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苏沫)1、片尾伊队长的师父疑惑:他们为何要求死呢?这是一个误导。首先,辛小丰和杨自道“求死”的动机解释是成立的:因为爱。问题在于故事并没有提供两人和“求死”相匹配的动作,两人最初是想跑的,最后因为尾巴要手术才没跑,最终二人不是“求死”而是“坦然赴死”,相比之下三兄弟里的高智商陈比觉才是“求死”,他有一个强烈的行动:自杀。如果想要小丰两人“求死”,给他们设计的动作应该是自首。
2、伊谷夏去找杨自道,结果把伊队长引到了租屋,从而让伊队长完全确认了自己的推断,这个设计的叙事意义上太过单一,完全是为了让伊队长发现小丰二人的租屋,技巧上比较刻意。
3、伊谷夏和杨自道这条副线阐释了另一种可能性:犯罪的人是不敢爱的。这条副线丰富了主线而且很有一种浪漫感,缺点是偶然性太强,也比较单薄,尤其是王珞丹的表演状态比较激烈,两人相处不过几天,分开时却有种撕心裂肺的痛感。
4、房东大叔完全没有角色意义,他窃听了那么久,还记在纸上,这么努力,最后只为伊队长做了嫁衣。他本人没有任何动作和反应,不太真实。在他窃听过几次后该会有一个犹疑:要不要报警?答案是不要,因为他们是好爸爸。如果这样设计,还能和伊队长这个角色相呼应。
5、辛小丰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可能性:犯罪的人无时不处于一种焦灼状态,被悔意、良心所拷问。所以是烈日灼心,烈日不仅是法律的制裁也是道德的拷问。邓超很好地把这种紧张感演示出来,到最后天台上辛小丰被逮捕时说:“其实我们一直在等这一天。”台词将这种焦虑完全总结出来。另外,邓超的这种表演在跑男里当间谍时就见过了。
6、陈比觉是最后一种可能性,这个人物不动声色,一般是将其作为背景存在的,但我们可以观察到他对尾巴的爱意。他扮弱智骗过警察没被逮捕的场景也没有呈现出来,但他最后的动作非常有力,比辛小丰和杨自道更有力,他可是自杀。
7、最后天台那场戏,最终来逮捕辛小丰的是那个游离于案情之外的师父,这很奇怪。前面的情节已经建置好了:伊队长是个既信仰法律也有人情地人(类似于《白日焰火》中的廖凡)。伊队长应当做出一番挣扎最后亲自完成“逮捕”这个动作,即使不这样,也应当呈现他把一切告诉师父的场景,然而并没有。
8、这个片子的叙述动力有两个:三兄弟到底会不会被抓;七年前惨案的真相到底是怎样。二者分别是警匪片和侦探片的叙述动力。两个问题片尾都解决了。尤其后者,一般会猜测这个惨案有隐情,实际上也的确有隐情,但辛小丰当年的一念之恶是真实的。
9、拿着斧头的协警,他的死有些多余,虽然制造了一定危机感,但也有些分散注意力。
10、三人对尾巴的爱其实不很有说服力。当初他们逃走、隐姓埋名,应当担惊受怕了许久,在最初这段漫长的煎熬岁月,他们不能和外人有太多交流,也不能去爱别人,只能紧紧守护着秘密,在这种状况下,照顾年幼的尾巴可能是他们的唯一慰藉,这既是赎罪,也是独一可以去爱的途径。如果将这一点在影片中有所展示,他们的死也将更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