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百五言)老话儿说“三思而后行”,不过老话儿还说了“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子曾经曰过:“不转不是中国人”,不过子还曾经曰过:“网上的名人名言都是假的”。
前者告诉我们,没有任何理念,真理,法则是永恒的,是永远正确的,任何的事物都是辩证的,而且并不是非白即黑;后者告诉我们,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要在任何时候得出任何绝对的结论,只有在全面了解后,你才能得出相对正确的结果,不论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
坦白讲,在观看《暗杀》的时候,我很失望。这失望一方面来自于过高的期望,另一方面来自我用错误的方式,看了这部电影。而这种失望感,在影片结尾部分:二战结束日本投降,流亡在中国的韩国临时政府成员,一边观看录像,一边高呼口号的片段达到高峰。不是因为这个片段本身,而是因为我无法理解,为什么在播放这段画面时,影院里会有笑声。
关于票房体量和身份认知:天下熙攘,唯利尔。在每一部电影上映前,院线都会针对这部电影的导演,主要演员,题材,受众定位进行分析,辅以之前上映过的类似电影所取得的票房,档期特性与部分不可抗力因素(关注《暗杀》的粉丝大都知道这部电影原定上映日期为8月下旬,后因国产保护月才推迟到9月),最终预估出一个大致数值即:票房体量。院线会根据最终得出的这一票房体量进行排片规划,票房体量越高,排片场次也越多,时间也越好,3D,原声,IMAX等等也会随之跟上。当然,预估只是预估,一旦预估值和实际销售量不符,院线会随即做出调整。比如吴京的片子《战狼》,院线最初只排了很少的场次,良好的口碑和不断跃升的销售量促使院线在中后期增加了大量场次。
而在国内电影市场风生水起的环境下,不得不说韩国电影所占得份额实在是太小了。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韩剧过高的影响和特定的受众定位,使得大部分人都认为韩影和韩剧应该是一种类型,虽然事实截然不同。但这的确严重影响到了韩影在国内市场的接受度与关注度。相对比同时期上映的其他大片,《暗杀》的排片量几乎可以说屈指可数,一天三场基本算最高场次,而且大部分都是中文配音(严重影响观看体验)。
虽然很不想说,但是院线的这一选择的确是正确的。从市场来讲:受众少,宣传力度基本为零,除了韩影爱好者外,只有极少数被全智贤吸引过来的情侣粉丝,包场随处可见。从影片本身来讲:《暗杀》是一部针对本土市场打造,饱含韩国历史文化特色的片子。没有相同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感悟。仅凭抗日两个字就像完全理解全片,根本是不可能的。可惜的是之所以引进这部片子,之所以引进的如此顺利,反而就是借着反法西斯七十周年的春风和抗日的主题。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但是朋友再好也不是自己,我们或许会在某个细节,某个特定的环境下有类似的感受。但是我们所经历的最多是相似的,无法是相同的。身份认知上的不同还有民族和文化的隔阂不是说跨过去就能跨过去的。在别人看来这些是真实的,是极具感染力的,是值得为之牢记的,但是在我们眼中也就是四个字:不过如此。
关于电影:
本片的卡司堪称豪华,而本土的票房也的确证明了这一点。被称为最了解韩国观众口味的崔东勋,当红影帝河正宇,“沉默的武士”李政宰,全民女友 全智贤,金牌绿叶吴达洙,赵振雄。诸多戏骨的表现也的确不俗,而其中最出彩的应该是再次黑化的李政宰了。最后庭审的一场戏,可以说是全片少有的几个令人满意的片段。宰叔为了塑造年老时的变形的身材疯狂瘦身(因为吃不胖,所以选择减肥),画面效果也十分有冲击力,当然是建立在自身演技的基础上。
片子实际上算是一部建立在美国主流电影流程之上,结合韩国本土历史,文化,情感,辅以韩影必备煽情手法,镜头舞台化,手法工业化的谍战悬疑混合物。虽然从个人角度来说我很不愿意看到,但是目前大部分韩影都在确在朝着这一方向转化。譬如片子开头常见的架构:在做一件大事前,先召集一群身怀绝技但性格各异,身处各种的队友;还有地道戏份中美国动作喜剧中常见的有意夸张,“污化”,人性化的对话。
简评:一部优秀的韩国本土谍战悬疑商业片,不推荐韩影爱好者之外的人观看。